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630字。  2010届108所名校试题最新分类汇编(三)文言文阅读题
  (一)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不能寐,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 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只,不过
  B. 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理
  C. 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
  D. 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使一举而下             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B. 上因晚朝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 岂得以喜怒专之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 则《论语》二十篇也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11.《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二)广东省深圳市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释惟俨文集序
  欧阳修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余年,虽学于佛而通儒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欣欢。惟俨非贤士不交,有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绝去不少顾。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故能得天下士。若贤不肖混,则贤者安肯我顾哉?”以此一时贤士多从其游。
  居相国浮图,不出其户十五年。士尝游其室者,礼之惟恐不至,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然尝窃怪平生所交皆当世贤杰,未见卓著功业如古人可记者。因谓世所称贤材,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则当佐天子号令赏罚于明堂。苟皆不用,则绝宠辱,遗世俗,自高而不屈,尚安能酣豢于富贵而无为哉?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以谓遗世自守,古人之所易,若奋身逢世,欲必就功业,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今子老于浮图,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虽然,惟俨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与其言终日不厌,惜其将老也已!
  曼卿死,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为文数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其材莫见于时。若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以见其志矣。庐陵欧阳永叔序。
  5.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             干:行动,实践
  B.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             涂:通“途”
  C.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         责:责备
  D.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               复:报复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虽学于佛而通儒术                 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
  B.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             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
  C.乃以古事之已然                   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
  D.惜其将老也已                     可以见其志矣
  7.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竖子不足与谋
  A.则贤者安肯我顾哉                     B.惟俨姓魏氏,杭州人
  C.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             D.惟俨既不用于世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曼卿是作者和文章主人公的共同好友,文章以曼卿为陪衬,刻画了一个遁迹空门,而又心怀天下、非常高傲的人物,并对这个人物充满了赞赏和惋惜之情。
  B.在惟俨看来,大丈夫就该建功立业,名垂史册,否则就应退出官场,抛弃尘世,不可留恋富贵。
  C.作者对惟俨追求“不卓越,就退隐”,安贫乐道、不无功受禄的用世哲学,借别人之言予以了反驳和批评,但又因其未能为世所用,深表同情。
  D.本文以纪传体为友人的文集作序,其写法明显受太史公《史记》的影响,自有奇气。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翻译文中划双横线的句子。(6分)
  ①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
  ②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
  (2)用“”为下列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朱心烱《古文评注便览》评曰: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友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
  (三)湖南省长沙市2010年3月份调研测试卷  语 文(A)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断句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0题。
  苏氏文集序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