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十大题,约7000字。
一、(09山东济宁)
(一)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6.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7.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8.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 9.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0.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11.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二、(08金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5、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请写出例句中加点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3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111
词 词义 例句
入 ①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③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3分)
15、①在国内 ②映入 ③进入
16、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17、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