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检测题
陈良坚 2004.10.10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熟语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多年来经常率领台商前往广交会参展和看展的台湾区电机电子公会、台北市电脑公会,因报名厂商纷纷 ,成为“间接受害者”。
②杜威坐冷板凳的原因是最为特别的,知情者均认为徐根宝是在给杜威 。申花队中也有队员表示,徐根宝“看杜威不顺眼”,所以才把他摁在板凳上。
③以自己的方式向目标前进,视成功如 的人,对方认为你很富有独立性。
A.打退堂鼓 穿小鞋 囊中物 B.半途而废 穿小鞋 瓮中鳖
C.打退堂鼓 揪辫子 瓮中鳖 D.半途而废 揪辫子 囊中物
(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撒手不干。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半途而废,比喻事情中途没做成功。原句讲厂商中途退却的行为,应用“打退堂鼓”,据此排除B、D。“揪辫子”与前句“给……”不相搭配,据此排除C。“囊中物”强调“自己应有”的东西,“瓮中鳖”强调“容易得到的”东西,由原句中“自己的方式”、“很富有独立性”等词语,可知该处应填“囊中物”,据此也可排除B、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
A.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B.小张,我劝你不要挖空心思赚黑钱,俗话说“输钱只为赢钱起”,你就不怕报应?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
D.做生意应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的投机取巧的做法,靠蒙骗顾客 赚钱是极其愚蠢的。
[答案]:B(A 项: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B项:比喻被别人算计是由于算计别人所引起的。C项: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D项:意思是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这里用作贬义词不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 )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一诺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
[答案]:D.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A项:“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贬义;B项:“一诺千金”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C项:“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巳经做成,不能再改变。)
4.下列成语如果换成熟语,意思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B )
A.外强中干——绣花枕头稻草芯 B.垂死挣扎——秋后的蚂蚱,跳不了几下
C.浮光掠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D.一窍不通——擀面杖灌米汤,滴水不进
5.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熟语换成成语,换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夫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B.“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一个鼻孔出气 :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C.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肆无忌惮: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D.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贪得无厌)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他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一动笔就是几十万字,谁知让他作个报告,他竟然惜墨如金,讲了不到三分钟就全讲完了。(惜:爱惜。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
B.做人要宁折不弯,可千万别做墙头草。
C.费某某为什么如此“低调”?是因为九月份刚吃了东盟国家的闭门羹,所以小心翼翼,还是因为不久前向东盟国家说奉承话,受到了批评?
D.据了解,一些乐于为国出力,而怵于受奖的同志主要慑于嫉贤妒能者的非议,才不愿当“出头鸟”。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包括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些人对茶也形成了偏见,以为中国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高,一般隆重场合,总是端出英国红茶,似乎唯此才够贵族。(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B.小孩尊敬老人,老人爱护小孩,这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幸福美满。(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
C.这里的景色那么优美,你们却呆在家里不出去,岂不是大煞风景? (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D.人家为了你熬尽了心血,吃尽了苦头,你自己却还蒙在鼓里呢!(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