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br>
1、 了解本文作者及以喻代议、寓论于喻的特点。<br>
2、 掌握重点实词:劝、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虚词:于、者、而,通假字。<br>
3、 背诵全文,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br>
重点难点:<br>
重点:掌握重点实、虚词的用法。<br>
难点:本文论证特点的好处及对文中学习方法的落实。<br>
课时安排:一课时。<br>
预习自测:<br>
1、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br>
木直中( )绳 虽有槁暴( ) 驾驭( ) 金石可镂( )<br>
须臾( ) 不积跬( )步 驽( )马 螯( )<br>
锲( )而不舍 骐骥( ) 金就砺( )则利 <br>
2、 填空: 荀子,名 ,战国时赵国人。是我国古代 家、 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出“天行有常”,是一位唯物主义者。著有 一书。《劝学》中“劝”的意思是 。<br>
3、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br>
(1)《劝学》这篇文章着重论述了什么问题?课文的三段各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br>
(2)本文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br>
学习步骤:<br>
(一)、学法指导:1、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结合课后练习一把握文章结构。<br>
2、结合注释细致把握文意,标出难理解的字、词、句。 <br>
3、质疑、解疑。(查工具书,讨论……) <br>
(二)、导学导练:<br>
1、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字。<br>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金就砺则利。 <br>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r>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r>
⑥神明自得 驽马十驾 六跪<br>
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