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80字。

  课评一:教学录相“死海不死”
  一、授课基本情况
  授课人: 钱梦龙特级教师
  授课时间:一节公开课(背景:当代)
  授课地点:上海某中学教室
  授课对象:(教学对象的年龄段、教学对象的学习风貌)
  初中生,年龄约在13~14岁之间;学生有一定知识和语文基础,对汲取知识态度积极,乐于思考。
  二、授课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训练朗读语音的准确性;增长有关“死海”的科普知识;
  2.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会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3.培养正确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不迷信,不盲从,学会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主动学习。
  4.增强学生关心科学、关心世界的情怀;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教学重点(具体内容、是否合理)
  《死海不死》是一篇说明文,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阅读方法的教授,以及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地看待说明文。
  钱老师就在课堂过程中一直针对说明文的科普性来教,从基础的语音、文字知识,到说明文的科技性以及启发学生正确对待说明文的这种特性,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明显,我认为对于说明文这样的重点设置是非常之合理的。
  (三)教学难点(具体内容、是否合理)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发现说明文的乐趣,如何在看似枯燥的说明文学习中既掌握科普性的知识,又不失去语文学习的感性认知。
  同散文、小说不同,说明文没有其他文体那样多的优美语言或者阅读的趣味性,因此要抓住说明文的特点来针对性地教授学生,让学生从文字中发现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把文学与科技联系起来,这就要看教师的功力了。
  (四)教学的具体内容
  1.导入:钱老师先是和同学们开了个玩笑,说自己思想年龄74而心理年龄才18岁,引起学生注意,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2.正式上课:首先,钱老师没有直接进入课文,而是带领同学们浏览书本的目录,通过与其他课文性质作对比来解析“死海不死”这篇课文的题目,引起同学学习的兴趣;之后,钱老师与学生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死海的所知,引导学生发言提问,活跃期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了解科学常识的意识,注重口语表达的严密性;接着,钱老师正式进入课文,带领学生读课文,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在阅读中认识字音,鼓励学生自己解决生字问题;然后 ,正式引入说明文,教授说明文的写法和语言运用的方法;最后,乔老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错误,告诫大家不要迷信课文,要独立地思考。
  3.收尾:钱老师鼓励同、看书搜集资料,提醒同学课堂结束了并不代表知识学习的结束,要主动寻求各种方式学习,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