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3270字。山东省平邑县高三语文考前模拟训练题
  2010年5月26日
  第I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口讷         隽秀(jùn)    强迫(qiǎng)  量体裁衣(liàng)
  B.粗犷         压轴(zhóu)   按捺(nài)    拈花惹草(niān)
  C.偌大(ruò)  巷道(hàng)   勾当(gòu)    各行其事
  D.标识(shí)  岿然(kuī)    攻讦(jié)    山清水秀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B.“骗子的行当”,鲁迅先生说,“总要干得像个骗子呀。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是骆驼,不过自己吃了《神异经》里说的‘讹兽’的肉,从此非说谎不可。”
  C.我没了主意:把它放了吧,它可能死;养着它吧,家里没有笼子。
  D.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震区各级政府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多想办法,积极拓展再就业之路,以便使更多的下岗工人得到合理的         。
  ②我站在碑前,一一地看着那些名字,那些于我十分陌生的名字,那些从      的历史长河中打捞上来的名字。
  ③“从穷山沟来上海医院当护工,一天工作14小时以上,一年干365天;若同时照顾6个病人,一个月收入才六七百元”,这记述的是一位医院护工的         的经历。
  ④未来几年,铁路交通将会更加发达,2008年“京津城际快车”运行后,北京到天津的行驶时间        只需半小时。
  A.安顿   浩瀚   心酸    大约             B.安置    浩渺    心酸    大概
  C.安顿   浩渺   辛酸    大概             D.安置    浩瀚    辛酸    大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山寨版”电子产品的剽窃、模仿不是出路,相反会使企业的创新和研发在安于模仿中被逐渐磨灭,使企业只能跟在别人的身后亦步亦趋。
  B.每逢假日,济南各大书店便呈现人满为患的喜人景象,有人在书架前精心挑选,有人干脆席地而坐,手捧一本新书旁若无人地品读起来。
  C.作为一名学者,应该具有人格独立、坚持真理的铮铮风骨,潜心专注、严谨务实的学术风范,还应该具有虚怀若谷、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D.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济南郊区农民开动脑筋,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采摘、登山、垂钓等休闲旅游项目,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全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全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办城市乃至全国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B.台风“莫拉克”使台湾遭受了五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已导致五百余人死亡或失踪,大陆人民积极捐款捐物,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扶贫济弱、大爱无疆。
  C.目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然而由于捐献器官数量有限,器官紧缺已成为阻碍我国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问题。
  D.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下半年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空,其主要任务是拍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火星探测打下基础。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俭”二字。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世界被气候问题所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在目前阶段,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由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