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2540字。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 文
  山东兖州二中语文组 郭征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 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首先,审清题干关键词“对‘原本’的理解,正确”;其次,从选项可知是对“原本”含义的理解,而非“原本”边缘性内容的解释。回到文本第二段“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即是对“原本”的简洁定义。A项则是详细界定了的定义。
  误区警示:本题难度不大,但审题准确确是关键。考生往往急于把选项和原文比照,逐个找出错误,这样往往事倍功半。如能从题干和选项中分析出是对“原本”这一概念的考查,利用定义法(……是……),找出主干句,此题可迎刃而解。
  答案:A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C项的表述颠倒了原文的因果关系,原文是“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误区警示:解答此题,为使思维保持清晰,可先剥离题干为“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是”(即排除法),许多考生思维过程中往往被否定词“不”搅乱了信息,所以可以尝试去掉否定词的题干。D项的设计迷惑性较大,“抗拒”的一面自然不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但此处表述的是“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而非仅仅指“抗拒”一面。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