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70字。
鲁教版八上《绝唱》“新授课”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烘托手法突出主要人物的方法。
2、学习运用通感手法描写声音的方法,体会通感在描绘声音中的作用。
3、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演唱技艺,激发对文学音乐艺术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
运用比喻、通感手法写声音的艺术效果。(重点)
通过描写他人和环境来突出主要人物的写法、效果。(难点)
教学环节:
[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一段梨花大鼓。
◆师:大家听了这段梨花大鼓有什么感受?
(学生议论纷纷 )
◆师:谁能来描述一下?
◆生:唱腔婉转悠扬,给人一种很舒畅的感觉。
◆师:出示网络资料供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资料:“梨花大鼓”又名“山东大鼓”,它发源于山东、 河北南部农村,清光绪年间始进入市井,后因刘鄂的《老残游记》而闻名国内外。
◆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部书中为我们描写的一段“绝唱”。板书课题:绝唱 刘鄂
[自主学习,走近作品]
◆师:请各小组先确定好学习目标。
◆小组内同学讨论,组长整理、记录。
◆师:1组组长发言,其他组补充。
◆1组组长:我们认为自学的目标应当是:读课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
◆5组组长补充:我们认为先要明确小说的要素,而后根据小说知识分析文章的人物描写等。
◆3组组长也补充:分析主要人物的刻画手法,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4组组长: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最重要。
◆2组组长补充:本文中的成语特别多,我们要好好掌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