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8=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畎亩(quǎn)   拂士(bì)    谪守(zhé)   薄暮(bó)
B、偕忘(xié)    属予(shǔ)    楫摧 (jí)    霏霏(fěī)
C、霪雨(yíng)   自诡(guǐ)    禳之 (rǎng)   馔酒(zhuàn)
D、持赀(zì)    饷田(xiǎng)   金樽(zǖn)   箪食(d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委而去之:离开。  入则无法家拂士:进入。
B、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
C、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建筑)规模。   前人之述备矣:具备。
D、 陈太丘与友期:约定时间。  帝自捉刀立床头: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
3、下列句中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B、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C、行/拂乱其所为。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下列句子中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莫不奇之。            D、鬼莫敢我抗。
5、下面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对偶) B、欲济无舟楫(借代)
C、金樽清酒斗十千(夸张)    D、衔远山,吞长江(对比)
6、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投诸渤海之尾            D、辍耕之垄上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大概景象。 
B、 元方入门而不顾。    译文:陈元方不顾父亲友人的看法进门而去。                                            
C、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译文:(一个人)小时候聪明,长大后不一定佳妙。
D、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行不顺,使他所作的事颠倒错乱,从而震动他的心,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不能做的事。
8、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饮酒》是陶渊明的代表作,普遍认为是清幽闲逸隐居生活的绝唱。诗中通过“采菊”“南山”“山气”“飞鸟”等物象的描写,显示出诗人心境的悠闲和从中悟出的人生的意义。
B、《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漫游洞庭湖触景生情所作,表达了欲济无舟的感慨和出仕的愿望。C、《行路难》是怀才不遇的悲郁之作,诗中抒发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情怀。
D、《渔家傲》这首词抒写了戍守边关,建功未遂,又思念家乡不能归去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2*9=18分)
(一)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予观夫巴陵胜状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 则有去国怀乡            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10、选出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B、 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C、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D、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沙鸥像鸟一样的停息在树上,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11、下列句子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A、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2、对所选文段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三段文字均出自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 第②③段从阴晴两种不同的天气引出人们的感受,表现出迁客骚人因物而悲而喜的心情。
C、 第③段中的“心旷神怡”一词,在今天已作成语使用,且意义没有变化。
D、 第②段先写景,后抒情;第③段先抒情,后写景。两段都做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3、选出加点的词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