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30字。
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类比推理
蒋念祖
[训练讲话]
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别一些属性上也相同,这种推理方法叫做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可分作三类:一类叫正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若干属性上相同,又知道其中某个或某类对象还具有某些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此种属性。比如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在研究光的性质时,曾把光和声作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光和声有许多相同属性:都是直线传播,都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当时已经知道声的传播具有波动状态。由此,惠更斯作出推论:光的传播也可能具有波动状态。第二类叫反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都不具有若干属性,又知其中某个或某类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不具有此种属性的推理。比如,硫没有金属光泽,缺乏延展性,不是电与热的良导体;硼没有金属光泽,也缺乏延展性,所以硼也不是电与热的良导体。第三类叫合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若干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又根据它们在若干属性的相异,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异的推理。这种推理实际上是正类比推理与反类比推理的合用。比如,响叶杨是落叶乔木,叶互生,单叶,有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但不具有动物的形态和生理机能,不具有动物的生命特征。旱柳是落叶乔木,叶互生、单叶,有托叶,花单性,也不具有动物的形态和生理机能。所以旱柳是雌雄异株,但不具有动物的生命特征。
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不同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它既不是从一般到个别,也不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是从个别到个别,从特殊到特殊。所得的结论只具有或然性。许多科学理论,当它一开始以假设形式出现时,往往是通过类比推理提出来的。比如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是类比了冰山在水上漂移受到的启示;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并提出他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时,也是类比了太阳系结构受到的启示。许多发明创造也是由类比推理提供线索的。传说中我国古代名匠鲁班由叶子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可划破手指,想到了在竹片上、铁片上制作许多小齿,从而发明了锯的故事,就是类比的运用。类比在学生学习中用处很大。我国古代教育中很重视“触类旁通”的能力,所谓“触类旁通”,就包含类比的意思。
构成类比推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条件主要是:第一,类比的两个对象必须是同类事物,它们之间有着同属于一个类之下的并列关系。例如火星与地球,它们同属于行得。是这类星球中两个并列的对象。第二,类比对象的相同属性越多,则结论的可靠性愈大。例如,我们知道某甲患神经衰弱症,由于能坚持体育锻炼,适当用药,注意劳逸结合,培养良好心境等等,结果恢复了健康。又知道某乙也患神经衰弱症,用药也适当,因而推断“某乙也能恢复健康”。这个结论的可靠程度比较低。如果知道某乙与某甲一样,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锻炼,情绪积极乐观,那么推断他“可能康复”的可靠程度就比较高了。第三,类比的相同属性愈是重要的、本质的,结论的可靠性就愈大。例如我们知道某甲乡领导班子配备得比较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副、工结构合理,生产发展速度加快了。又知道某乙乡领导班子配备得也比较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合理调整了农、副、工生产结构。因而推断乙乡的生产发展速度也会加快。这个结论较为可靠。因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合理调整生产结构,都是搞好农村生产的重要的或本质的属性。第四,类比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