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20字。

  文言文虚词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虚词题型命题方法。
  2、掌握并运用虚词的几种方法。
  学习重点:虚词的几种方法。
  学习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的方法。
  学习流程:
  一、【考纲解读】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5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二、【真题体验】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江苏04年高考题)
  A.①蔡京以官僚之旧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①推讲而力行之也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C.①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①以疾卒,年七十九   ②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答案:A。A项第一句中“之”作结构助词“的”讲,第二句中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B项中的“而”均表承接关系;C项中的“乃”均作副词“才”讲;D项中的“以”均作连词“因为”讲。
  2、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江苏05高考题“阳城传”)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然而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答案:A。A项和题干中“为”都是介词,“替、给”;B项动词,“成为”;C项介词,“因为”;D项介词,表被动。
  3.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06江苏高考卷“董槐传”)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答案:B。介词“拿”“用”。A连词,表目的。C项是“凭”。D连词,表承接。
  (二)翻译题
  1、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江苏04考题)
  译文:特别被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2、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江苏05考题)
  译文:有一个叫陈苌的人,等候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去称赞金钱美好,每月都有收获。
  3、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江苏05考题)
  译文:(阳城)经常用木枕和布被抵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
  4、土工洊(再度)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06江苏高考题)
  译文: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
  5、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因忠死君。(07江苏高考)
  译文: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三【规律总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