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小题,约6400字。

  桂林市2010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第I卷:选择题(共28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初中生活是转瞬(shùn )即逝的,也是绚丽多姿的。
  B.看到地震后学校成了一片废虚,总理声音哽咽(yān ),老泪纵横。
  C.“近乡情更怯( qiè),不敢问来人”,再踏上故乡的路,老兵步履蹒跚,心情复杂。
  D.鸟儿在枝头歌唱,孩子在母亲身边呀呀学语,这是多么恬( tián)静、温馨的画面啊!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看到世乒赛上中国女队的失利,他黯然神伤,离开了座位。
  B.熊猫美仪、美凤憨态可掬,正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嬉戏。
  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   
  B.2009年6月6日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  
  C.现代汉语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   
  D.“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5.《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   )
  A. 七擒孟获    B. 赤壁之战    C.火烧连营     D.水淹七军  
  二、阅读理解(Ⅰ)(18分)
  (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共6分)
  江 南 春                          山 行
  杜牧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7.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