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270字。扫描答案。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迸发(bìnɡ)   玉醅(pēi)      游目骋怀(chěnɡ)  掎角之势(jǐ)
  B、打烊(yáng)     崔嵬 (wéi)   流水淙淙(cónɡ)    诲人不倦(huì)      
  ěi)      神龛(kān)     不容置喙(huì)    循规蹈矩(jǔ)
  D、媲美(pì)     轮廓(ɡuō)      门衰祚薄(zuò)    翘首以待(qiáo)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今年6月13日以来,南方大部出现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遭受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尤其是在福建、广西和四川发生的数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较大的人员伤亡。
  ②2010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     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③有关法规对      泛滥的网络语言发出“封杀令”,规定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
  A、导致  展示   日渐      B、导致   显示   日见
  C、引发  显示   日见      D、引发   展示   日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今年的节日祝福一改往日的无声和黑白面孔,绘声绘色的彩信祝福越来越受到手机用户的喜爱。
  B、以海外股权、固定收益以及另类投资为主的公司也涌入国内的地产业,对增大中国资产泡沫、加剧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有明显的推波助澜作用。
  C、这位网友说:“为了让上海人更了解上海,我打算编印一本关于上海市郊城镇的书。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韩正市长为这本书题字。”
  D、在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周洋以2分16秒的好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韩国选手只能望其项背,眼睁睁看着冠军旁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们能不能培养出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并且有扎实学问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B、后金融危机时代,欧洲一些国家如希腊,由于债务危机已经导致债务负担出现不断加剧,使国家主权风险迅速提高。
  C、中国正在向“白色污染”宣战, 国家发改委于1月11日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为淘汰类产品,禁止在全国使用、销售和生产。
  D、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HAIBAO)寓意为“四海之宝”,与历届世博会吉祥物形象相比,在主题表现、造型设计等方面有明显区别。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现代能源中,不论是煤、石油或是天然气在化学结构式上都是以碳(C)元素为骨架组成的有机碳化合物,所以以这种高含碳的化石能源推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高碳经济”。而这些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现在地球上已查明的这些化石能源储藏量按现在的能源消耗方式计算,只够人类开采一百年。若没有新的能源替代,届时人类只好再回到牛车薪火时代。
  与高碳能源相对,水电、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这些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则属于“低碳”的清洁能源,与之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为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 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 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等。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尤其处于“高碳”状态, 按国内专家计算,中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只够开采13年,天然气40年,煤炭60年。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目前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比重仅占8%,其中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比重还很低。如何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使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