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50字。

  《蜀道难》教学设计
  曲秋菊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意,知人论“诗”,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1.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采用诵读法、问题探究法、自主赏析法。
  (1)诵读法   
  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探究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3)赏析法   
  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学习本诗的艺术手法。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学法与教法
  1、 学法与教学用具
  借助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感知法、 理解领悟法、诵读法、研读法、赏析法、质疑感悟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复习法、识记法 。
  学法:
  感知法、 理解领悟法、诵读法、研读法、赏析法、质疑感悟法、问题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复习法、识记法 。
  2、教学用具:
  多媒体
  3、 教法:
  综合运用诵读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具体如下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