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60字。
《月迹》教案
作者单位:泰兴市西城中学 戴静
一、 设计思想
《月迹》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课文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往事。中秋之夜,为了寻找月亮,一群孩子从堂屋追到院子,从院子追到河滩,充满童真、童趣。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因为文章描述了孩子们追寻中秋月踪迹的趣事,也是因为月亮在作家心中留下了一抹温暖的痕迹,寄托了作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本节课以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指导思想。基于以上的认识,本课教学中以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孩子们合作探究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极力创造一种充满人文性、生活性的语文课堂,深深唤起孩子们对月下童年的美好回忆,和课文产生一种美妙和谐的共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梳理情节,了解孩子们寻月的全过程。
品味孩童语言的特色,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讨论、交流,感悟文章的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童真、童趣,培养纯真美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品味孩童语言的特色,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四、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童真、童趣,培养纯真美好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音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渺远而清澈的天空,笼罩着清凉如水的夜,星光点点,缀成黑天鹅绒上的火花,银色的光华溢出莹莹的玉盘,于是人间洒满清辉。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月夜,该有多少精彩的童年故事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去追寻那美丽的月迹。
(板书课题作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