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甘肃省兰炼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86 KB
评级:
时间:
2010/7/17 18:43:27
下载:
本月:1 总计:23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6690字。
兰炼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 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内上交。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悄然悄声细语 刊载三年五载 与会与人为善
B. 省亲不省人事 鲜红鲜为人知 妥帖俯首帖耳
C. 宿愿宿将 宁静息事宁人 抢救呼天抢地
D. 蒙骗瞎蒙 责难不幸遇难 靡丽靡靡之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煊赫 文身 蜂拥 望文生意
B. 噩梦 厉练 度假 恬不知耻
C. 经典 病原 抉择 光竿司令
D. 幅员 遴选 贸然 鸠占鹊巢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A. 他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知名度都很高,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B. 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地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吸引力。
C. 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D. 《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然振聋发聩;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本报报道了通许民警于江桦在海地太子港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忠实履行使命的消息后,引来市民对此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B. 旨在彰显大宋魅力、打造别样春节的开封第十一届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于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二隆重举行,规模比往年更大、更热闹、更火爆。
C. 我们急匆匆地跟在掌声的后面追逐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实际是朝着别人成功过的目标奔跑,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在别人嚼剩的残渣中寻觅零星的营养。
D.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郊的蒙山大佛,始凿于公元551年,是露天雕凿的首座中国摩崖大佛,但由于当地长期进行煤炭开采,它将成为“斜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虽然从未踏访过中国大陆,杰克逊在中国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最早认识的外国歌星。 , ,
, , , 。
据说他生前曾有来中国大陆巡演的愿望,然而随着他的离世,这一切都已化为远去的梦影 ……
①曾令无数中国歌迷倾倒 ②回首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
③成为中国人眼中的西方文化符号
④杰克逊那充满爆发力的嗓音和曼妙的太空舞步
⑤人们无法回避杰克逊带来的影响 ⑥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A. ⑥④①③②⑤ B. ①②④⑥⑤③
C. ④③②⑥①⑤ D. ⑥④①⑤②③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甘肃省华亭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人教版
甘肃省华亭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人教版
甘肃省民勤县蔡旗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摸底..
甘肃省兰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
甘肃省华亭一中2010届语文高考考前热身试卷 人教版
甘肃省华亭一中2010届语文高考压轴试卷 人教版
甘肃省华亭一中2010届语文高考全真模拟试卷 人教版
甘肃省华亭一中2010届高三高考语文“查缺补漏”试卷 人教版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08级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
甘肃省张掖二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月考试卷(5月)高三语文试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