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B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踬踣(bó) 久蛰(zhé) 噤若寒蝉(jìn)
B.巾帻(zì) 肇造(zhào) 善传游侠(zhuàn)
C.菁华(jīng) 擘画(bò) 一抔黄土(bēi)
D.铿(jiān)然 庑下(wǔ) 变乱纷乘(chén)
【解析】此题考查现代汉语汉字的读音。B项,“巾帻”中的“帻”应读为“zé”;C项,“一抔黄土”中的“抔”应读为“póu”;D项,“铿然”中的“铿”应渎为“kēng”。
【答案】A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此题考查一浏多义的辨析。A项,市:卖;购买。B项,顾;但是;回头看。C项,穷:寻求到尽头;终了,穷尽。D项,况:比,比照。
【答案】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A项,均是被动句,一句有被动标志“于”,一句中的“遭”“焚”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B项。两句均是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两句均是定语后置句;C项,一句是省略句,应为“为(之)掩户”,一句是判断句,用“为”表判断。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新年晚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到来之际,“二战”成了时下影视文学创作中炙手可热的题材。
C.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D.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和写作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他对流行于学术界的虚浮浅薄之风表示愤懑和厌恶。
【解析】A项忍俊不禁:忍不住要笑出声;B项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C项望尘莫及:仰望后尘,追赶不上,比喻进步之速,不能与之相比;D项厚积薄发:在积累很厚的情况下表现出来。A项中“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出声”的意思,而句中又有“笑起来”,表达重复;B项中修饰的对象不当;C项“望尘莫及”一般是指人或人的行为,此处属说明对象不恰当。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对着黄河这承载了整个民族光荣与苦难的母亲,每一个文化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B.智力竞赛不但可以使我们的犬脑更加聪明,更加灵活,而且还能使我们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C.1978年至1996年间,我国已接受了来自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名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D.由于偷猎和生存空间减少,全世界的大象正面临灭顶之灾,但在南非和津巴布韦,人们正在为大象的数量过多而伤透脑筋。
【解析】B项中递进关系颠倒;C项中前后不对应,去掉“外国”;D项中“全世界”与“南非和津巴布韦”是包含关系,语义矛盾。
【答案】A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耀,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在一定的上下文句子衔接方面的能力。这段文字,中心意思是说读书少而精远胜过读书多而不求甚解。抓住这一点,做这道题就很容易了。这段文字开头说“多读不能算是荣耀,少读不能算是羞耻”,作者要强调的显然是“少读”而不是“多读”。
第一处横线后的“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与“少读如果彻底”语气连贯,而多读与“深思熟虑”之间就隔着一层。所以.①②之间应该选②。这样,B、D两项就可以排除。再看第二处横线后的语句,“珍奇满目”“眼花缭乱”都含有“多”的意思,如果选④,显然与文意不合。所以,C项又可以被排除。第三处横线后的语句“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这是对那种读书“只为装点门面”的现象进行嘲讽和批评。而⑤⑥两个选项的区别在于,⑤中有“许多人读书”,着眼点是读书这件事,⑥中有“许多读书人”,着眼点是“读书人,”而“读书人”是知识分子,也有一些地方指学生。从上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对“以多为贵”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评,所以选⑤更符合文意。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