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20字。  《优先回答什么——言语行为中的会话》教案
  【教学目的】    希望学生了解会话的一般特点,学会有礼貌的展开讨论,学会分辨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掌握问答的一般技巧。
  【文本解读】案例:善于追问的法拉奇提示:追问是新闻记者发现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 会话的结构希望学生了解:(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与别人谈论一些事情,谈话一般总是有人先说,有人接过话头,最后结束谈话。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很容易忽略,其实却又相当常见,这就是在谈话开始、转换、结束时,为什么有的会显得比较突兀,有的会显得比较自然呢?这往往就与对会话一般性结构的认识有关。一次完整的会话通常由开端、主体、结尾这样三个部分组成。(2)会话双方围绕主题而展开。在一般情况下,一方说了什么,另一方就应该相应地作出回应;双方的话前后相邻,内容相关,形成一对。如,有“提问”就应该有回答(或“反问”),有“邀请”就应该有“接受”(或拒绝),有“批评”就应该有“解释”(或“接受”、“回击”)。打电话中,为什么总是接电话的首先说话。因为电话铃声就是一种“召唤”,所以接电话的人就应该首先说话,以表示“回应”。(3)答话者如果估计自己的回应不合乎对方的预期,出于礼貌,形式就应该比较复杂。(5)会话要结束得圆满,不至于显得唐突无礼,就需要会话结束信号语、前置收尾语、收尾语。
  2. 会话的轮换希望学生了解:(1)会话是一个合作过程,一般我们不能打断别人说话,但如果别人说好完了,我们也不便冷场,应该尽快接着说。(2)无论自己想开始说话,或者准备结束说话都是有一些标记的,熟悉这些标记,对于日后有礼仪地与大家讨论是有意义的。
  3. 提问与回答     希望学生了解:(1)提问与回答是最重要的一对言语行为。(2)言语行为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3)回答提问的两个准则:预设优先准则和间接言语行为优先准则。
  学习活动说明  一 集体观摩教师提问、记者提问与一般的提问有很多地方是不同的?集体观看一场新闻发布会的录象,评论一下其中问答的得失。(提示:一般提问的主要特点是有疑而问;教师提问的主要特点是常常无疑而问,主要有激发学生思考、测评学生知识能力;记者提问的主要特点是代表公众而提问。)二. 小组讨论1、 一些人在会话中经常有跑题的现象,你能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用录音机录下同学或家人之间的对话,体会这一过程中话题的转换。(略)2、 有人说:“一个高明的谈话者往往首先是一位高明的倾听者。”对此你怎么看?(略)3、 “提问”和“问答”都应该有效,那么,什么样的提问和回答是无效提问和无效回答?请举例说明。   提示:学问就是学会提问。问“一个句子为什么不妥当”是有助于解决语言问题,但提出“一个鬼为什么不会在白天出现”却不妥当,除非是一个比喻。回答也是首先要判定问话的间接言语行为是什么,预设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