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六单元   (顾惠芳)
26   三峡


【三维目标】
     1、阅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3、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关注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学习方法】
    1、课文悟读,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节选自《水经注·江水》的《三峡》一文历来被视为描绘三峡奇观的名篇,专家学者亦多将作者如何描绘三峡美景作为赏析的重点。教参在课文说明中更是开门见山地强调:“《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笔者以为,这多少有些悖逆作者的本意。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固然有不少对大自然旖旎风光的专笔描述,但其重点则是放在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水经注》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之所在。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仅用了不到1/4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却以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
  总之,全篇文章是以“水”为纲。因此,准确地说,《三峡》是一篇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
季变化及其带来沿江的壮丽景色的散文。 
  2、涵咏品味,揣摩语言运用的特点。
    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隆”、“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
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
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 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或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以上两段从春、冬、秋三个季节来写景,其中春冬三峡的景物特征是          ,作者直接描写了这一特征;秋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是            ,
作者采用             手法来写这一特征。
2.第一段中“清荣峻茂”一句共写出了      个对象,它们依次是                            。
3.第二段写猿猴的哀叫、引用渔者歌的用意是什么?试作简析。
                                            
                                            
4.从“良多趣味”这一句可看出作者的什么心情,试结合文章分析。
                                            
                                            
5、古时三峡之美,美在山险水异,令许多文人骚客为这歌咏。当今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会破坏三峡的美,请根据自己的平时积累,谈谈自己的看法。
                                            
                                           
                                           
【命题思路与解析】
  上面节选的两段文字,是课文的精彩片段。第1 小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事物特征的把握,即捕捉 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整体阅读,春冬之景的特征就显而易见了,那就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而秋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是:“林寒涧肃,猿啸哀转”,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写这一特征。第2题,侧重考查学生理解文中用精美语言状物写景的“炼字”能力。“清荣峻茂”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它们依次是  水、木、山、草。第3题,侧重考查学生侧面描写的作用。本 段写猿猴的哀叫、引用渔者歌的用意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第4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作者心情的把握。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良多趣味”是由美景导出了作者的心境,作者觉得趣味盎然,心情十分的愉悦。第5题,这是道开放题,既可回答同意,也可回答不同意。同意的理由是:三峡工程建成以后,重庆至宜昌660千米范围内,原有急流滩、险滩、浅滩共139处,绞滩站 25处,约110千米的素有滩多流急的三峡江段航道“险”字将不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三峡工程是破坏了原有的自然之美。
不同意的理由是:兴建三峡工程是历史的必然,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防洪效益及其连带的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 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71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使用5000万吨原煤或2500万吨原油。此外,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将极大地改善长江上中游的航运条件,万吨级船队可以从重庆直达汉口和上海。总之,三峡工程建成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