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案
湖北汉川一中:祁承芳
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质朴自然的湘西风土人情,培养鉴赏能力。
2、 感受沈从文小说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的的语言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体味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鉴赏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和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
教学方法:鉴赏法、三步互动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世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凄婉缠绵的情思,玉溪生李商隐说:“春心莫与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鲍照也说:“两相思,两不知”。(多媒体显示)
沈从文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醇厚的世俗人情表现他心中的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我们一起来发现它、展示它、品味它。(多媒体显示:《边城》、作者、执教者)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显示):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1927年参加“新月社”。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中的代表作。
三、湘西风光图片欣赏 、《边城》前半部分内容简介(配《笛声悠悠》):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心生爱慕。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却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贫苦的摆渡人。兄弟俩坦诚地互诉心事,相约按古老习俗以歌声相比,谁能打动翠翠的心得到应和,谁就赢得爱情。
四、整体感知、把握情节(多媒体显示)
抓住翠翠的心理理解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
【明确】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父母亲的凄美爱情——翠翠甜蜜的梦——爷孙谈“唱歌”——翠翠期待歌声
五、欣赏品味:(多媒体显示)
㈠体味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1、 “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为什么凄凉是薄薄的?
【明确】:年龄增长,生命成熟,感觉到生活平凡;情窦初开,心里产生一种纷乱、孤独。
黄昏了,爷爷摆渡还不回来,一个人守着空落落的家。
日已迟暮,黄昏的温柔美丽平静反衬翠翠爱情萌动时内心的躁动寂寞。
2、“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有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杆在船边剥剥的敲着烟灰,就突然哭起来。” 翠翠为什么哭了?
【明确】:翠翠“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她对爱情有了朦胧的期待,希望被人爱也希望爱一个人,而情无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