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资料
济南37中 王茜
单元学习重点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
此前学习过一些说明类文章,如《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马》等,并没有把它们当作说明文来教学,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对阅读说明文的有关要求作一些介绍。
1.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2.了解什么是说明文。教师可以拿记叙类文章与说明类文章作比较,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以及读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
3.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
4.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一般说来,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要求学生能说出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能说出其作用。
6.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说明文不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重在给读者以知识,所以说明文的语言讲求科学性。
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都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要在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读。《桥之美》和《说“屏”》都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语言富有诗意,但说明文体特点不突出,可以进行略读处理。
在教学各篇课文时,要求可各有侧重。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让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一方面再次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方面介绍说明方法;教学《故宫博物院》时,则侧重于介绍说明顺序。这样根据各篇课文的特色所做出的任务分工,能够使教学任务化整为零,便于学生把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中国石拱桥》一文逻辑顺序很清晰,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本文的语言有准确、周密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以下几点: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解题。
(1)分析“中国石拱桥”这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
--“石”材(的)
-“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 “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二、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