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案设计
青岛市第三十三中学 崔显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查辞典等有关工具书,掌握生字的字形和读音,了解文中部分字词的意义。
2、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清全文的结构布局。
(4)学习说明方法,体会描写句、议论句的作用。
3、审美目标:领略苏州园林的无限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全文的结构布局。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方法,领会描写句、议论句的作用。
【教法选择】
启发式、讨论式。
【学法选择】
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思考讨论——训练思维;写作训练——提高能力。
【辅教手段】
CAI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二课时。
【分层标准】
A类学生基础较差,B类学生基础中等,C类学生基础较好。分层标准并不告知学生本人,也不是固定不变。由教师自己掌握。
注:教案中打“[ ]”部分是学生的课堂活动。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读课文,并且到新华书店、图书馆或网上去查阅、搜集苏州园林的有关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或电子音像资料。然后带到课堂进行交流展示。
二、整体感知
(一)引入新课
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或电子音像资料等。然后,CAI多媒体图片资料展示,学生对照课文,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
[A、B、C三类学生各一名回答]教师明确:图片介绍了几座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苏州四大名园。
第二个问题:说说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A、B、C三类学生各一名回答]教师暂不评价,留待学习课文时解决。
教师板书课题:苏州园林。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音清晰,速度适当,语调舒缓,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说明语句,更要注意读清楚”,并给予必要的朗读指导。
[同桌为一组或前后位为一组,进行朗读练习。然后由A、B、C三类学生各三名示范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2、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把需要记住的字和理解的词找出来。
[B类学生一名板演生字注音,A类学生一名板演词语。其他学生则整理字词笔记。然后师生共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