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最后一课.doc
第八课 始终眷恋着祖国.doc
第九课 古诗四首.doc
第六课 枣核.doc
第十课 晏子使楚.doc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
江苏东台市三仓镇中学 朱小东
轻松导读
先来看一组小故事吧: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在他当左徒时,主张对内改革对外抗秦,但这些 正确主张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和非议,于是他被免了官职,并被流放到江南。在流放中,屈原写了长篇抒情诗《离骚》,后来,听说郢城沦落的消息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农历五月初五,疫入汩罗江,决心以自己的死来唤醒人民,拯救祖国,后来,每到端午节,人们就以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明嘉靖三十二年,倭寇窜犯江南沿岸各地进行疯狂地走私抢劫,石 童子也爬上城墙,和成年人一起保护家乡。一天夜里,石童子看见几个黑影从城下爬上来, 连忙呼喊:“倭寇爬城了!”就在他呼喊时,后背被倭寇砍了一刀,等到人们赶来时,石童 子已倒在血泊里。喜定城保住了,而石童子却献出了年幼的生命,据说,他只有十一二 岁。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到日本一所学校里读书,1904年元 旦那天,学校把世界各国的国旗都挂出来,可是没挂中国国旗,吴玉章气愤极了,带着中国 学生找校方负责人提出抗议。最后校方只好承认了错误。10年以后,吴玉章已成为一个革命 家了。有一次在日本轮船上,看到挂起的万国旗上,仍没挂中国国旗。他毫不犹豫 地带领般上的中国同胞向船长义正严辞地提出抗议。船长见中国人这样爱国,又这样心齐, 忙赔礼道歉。吴玉章凭着一股爱国热忱,两次替祖国挽回了尊严。
本单元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展开,是对炎黄子孙进行爱国教育和熏陶的语文单元。学习本单元,要在分析课文人物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爱国热情。
萧乾的《枣核》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作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
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对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阅读这篇作品对我们学好自己的祖国语言不无启迪。
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通过钱学森情愿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历尽艰险回国的经历,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杜甫、杜牧、陆游、文天祥四位大家的作品。《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晏子使楚》通过对晏子言行的刻画,塑造了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贤相的形象。
第六课 枣核
【我的预习我做主】
我的收藏夹
重点字音
蹊跷(qī qiāo) 掐指(qiā) 殷切(yīn) 玛瑙(mǎ nǎo) 揣摩(chuāi)
嫣红(yān) 山坳(ào) 镶嵌(qiàn) 国籍(jí)
多音辨析
挑:(tiāo)挑剔 (tiǎo) 挑拨
殷:(yin)殷切 (yān) 殷红
踏:(tā)踏实 (tà )踏步
字形辨析第七课 最后一课
【我的预习我做主】
我的收藏夹
重点字音
踱步(duó) 郝叟(hǎo) 懊悔(ào) 惩罚(chéng) 赚钱(zhuàn)
祈祷(dăo) 哽咽(gěng) 督学(dū) 膝头(xī) 磨损(sǔn)
捂(wǔ) 宛转(wǎn) 柏林(bó) 钥匙(yào) 诧异(chà)
多音辨析
咽:(yè) 哽咽 (yàn) 下咽 (yān) 咽喉
帖:(tiè)字帖 (tiě) 帖子 (tiē)妥帖
强:(qiáng)坚强 (qiǎng)勉强 (jiàng)倔强
字形辨析
祈(祈祷) 暄(寒暄 ) 帖(字帖) 哽(哽咽)
渲(渲染) 贴(贴切) 梗(梗概)
颀(秀颀 ) 喧( 喧闹 ) 粘(粘贴) 埂(田埂)
词语解释
婉转:(歌声、鸣声)抑扬动听。
诧异:惊奇。
思量:心里想。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惨白:苍白。
哽:声气阻塞。
我的记事本
作者名片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没落的丝绸商人家庭,很早就开始独立生活。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一个剧本。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出名,以长篇小说《小东西》获得成功,赢得了声誉。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亲历了普法战争。战争生活给都德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如《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是世界短篇小说的名著。
文题背景
19世纪70年代,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被迫将阿尔萨斯尔省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亡国之恨激起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之情。小说家都德将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为世界人民广泛传诵。
【我的课堂我来show】第八课 始终眷恋着祖国
【我的预习我做主】
我的收藏夹
重点字音
遨游(áo) 慎重(shèn) 眷恋(juàn)
诬蔑(miè) 募集(mù) 拘留(jū)
多音辨析
鲜:Xiān (鲜美) Xiǎn (朝鲜)
宁:níng (坐卧不宁)nìng (宁死不屈)
字形辨析
博(渊博) 募 (募捐) 蔑(诬蔑)
搏(搏斗) 幕 (帷幕)
膊( 胳膊) 慕 (慕名而来) 篾(竹篾)
词语解释
眷恋:深切地留恋。
深造: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高的程度。
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文中是拜师求学的意思。
萌发:本指种子或孢子发芽,文中指开始产生。
摇篮:比喻发源地。
遨游:漫游,游历。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触怒:惹人发怒。
变相:内容不变,形式和原来不同(多指坏事)。
饱受:充分经受。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能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义:道义。反顾:回头看。
募集:广泛征集。
保释:请求释放被拘押者,并担保其随时接受传讯或不再重新犯罪。
软禁:不关进牢狱,但是不许自由行动。
得意门生: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门生:学生。
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我的记事本
作者名片
刘敬智(1941~2003),当代作家。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光明日报科技部原党支部书记。
人物简介
钱学森(1911-2009 ),浙江杭州市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934第八课 始终眷恋着祖国
【我的预习我做主】
我的收藏夹
重点字音
遨游(áo) 慎重(shèn) 眷恋(juàn)
诬蔑(miè) 募集(mù) 拘留(jū)
多音辨析
鲜:Xiān (鲜美) Xiǎn (朝鲜)
宁:níng (坐卧不宁)nìng (宁死不屈)
字形辨析
博(渊博) 募 (募捐) 蔑(诬蔑)
搏(搏斗) 幕 (帷幕)
膊( 胳膊) 慕 (慕名而来) 篾(竹篾)
词语解释
眷恋:深切地留恋。
深造: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高的程度。
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文中是拜师求学的意思。
萌发:本指种子或孢子发芽,文中指开始产生。
摇篮:比喻发源地。
遨游:漫游,游历。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触怒:惹人发怒。
变相:内容不变,形式和原来不同(多指坏事)。
饱受:充分经受。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能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义:道义。反顾:回头看。
募集:广泛征集。
保释:请求释放被拘押者,并担保其随时接受传讯或不再重新犯罪。
软禁:不关进牢狱,但是不许自由行动。
得意门生: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门生:学生。
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我的记事本
作者名片
刘敬智(1941~2003),当代作家。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光明日报科技部原党支部书记。
人物简介
钱学森(1911-2009 ),浙江杭州市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秋天,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赤诚的爱国之心,投入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开发工作。短短10年,我国导弹核武器得到了飞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江泽民同志称赞他“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品思题目
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古 诗 四 首
【我的预习我做主】
我的收藏夹
重点字音
簪 僵卧 戍轮台 夜阑 干戈 寥落 惶恐
探看(kān) 鬓 (bìn) 丙 辰 (chén) 宫 阙 (què) 琼(qióng) 楼 婵(chán ) 娟 绮 (qǐ ) 户 不 胜 ( shēng ) 寒
词语解释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乱。
家书:家信。
感时:为时事而感伤。
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僵卧:躺着不动。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悲哀。
尚思:还想着。
戍轮台:守卫边疆。
夜阑:夜深。
卧听:躺着听。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
干戈:泛指兵器。
寥落:稀少。
身世:人生的经历、遭遇(多指不幸的)。
丹心:赤诚的心。
汗青:指史册。
我的记事本
1、作者名片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牧(803年-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晏子使楚
【我的预习我做主】
我的收藏夹
1、 应掌握的生字: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请缚(fù)一人 酒酣(hān) 诣(yì)王 曷(hé)为者也 生于淮南则为枳(zhǐ) 使民善盗耶(yé) 反取病焉(yān)
重点词语解释
⑴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⑵何为者:做什么的人。
⑶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⑷其实:与现代汉语不同。其,代词,它们。实,果实。
⑸得无:莫非。
⑹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⑺寡人:寡德之人。古代诸侯王的谦称。
3、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
(2)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嬉”,开玩笑)
4、一词多义
(1)之
①楚王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②齐之习辞者也(助词,的)
③吾欲辱之(代词,代晏子)
④婴闻之(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助词,的)
(2)使
①晏子使楚(出使)
②使民善盗(让)
5、总结归纳:“之”“坐”“使”字用法与意思
(1)之
①楚王闻之:代词,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
②吾欲辱之:代词,指晏婴
③婴闻之: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助词,的
⑤何不试之以足:代词,指鞋
⑥是吾剑之所从坠: 助词,无实在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