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0字。

  中考语文如何复习
  中考在即,怎样有的放矢,做好中考前的复习指导,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做到事半功倍,是广大考生、家长及教师极为关注的问题。
  下面从试卷的三个板块----积累与运用、阅读和作文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复习备考的指导。
  一、积累与运用——要由始至终
  积累与运用这一板块的复习要由点及面,从识字写字到词语理解及运用,从修改病句到修辞方法的运用,从文学名著到文学常识,从默写到理解……每个“考点”缺一不可,最好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切不可一曝十寒。《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有关联词语填空,不管中考时是否会出现此类试题,我们都必须做考的准备。教材后面的知识短文容易被大家忽视,虽然中考不考语法修辞知识本身,但学生应该理解并会运用语法修辞知识。书写、注音等练习一般不要超过3500常用字,否则就违反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虽说今年的文言诗文复习篇目明显减少,从“题型示例”看文言诗文试题难度不大,但对多数学生来说,要做到不丢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以最简单的默写为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背诵起古诗文来脱口而出,落实到试卷上就频频出错。解决这个问题别无他法,只有训练。古诗文默写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改正一个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写错字大多是书写习惯不好或纠正不及时,久而久之习非成是。因此最好每天利用诸如晨读的时间、自习的时间练一练,今天写错的字明天再写,反复强化,直到完全书写正确为止。有老师问,我们分阶段进行中考复习,第一阶段先复习文言诗文是否可以?复习有法,但无定法。我个人认为,文言诗文的复习宜由最简单的默写开始,由始至终,细水长流,最好每天都利用一点时间复习,直到考试的前一天。今年的默写篇目明显少于去年,应该争取让多数学生在默写上不丢分。
  这一板块的复习要把握好难易度,我们认为不要过于简单,要避免低幼化。试题的难度要在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范围之内。这样复习起来虽然要辛苦一些,但由难入简易,如果有一定难度的试题都会解答,考场上回答简单的问题就易如反掌。
  二、阅读——重在方法指导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课内所学知识并将课内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的迁移能力。在认真准备应对课外文言文考查时,不要忽略了对初中三年学过的文言文书下注释和11篇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书下注释可以直接运用于课外材料的阅读;对课内11篇文章大意的把握则有助于比较阅读,否则一旦2007年试卷中出现比较阅读试题,可能就会造成学生丢分。
  有的学校在选择课外文言文作为阅读材料时,要么选择先秦时期的散文,要么选择过于浅显的寓言故事,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
  有些老师以为中考现代文的阅读材料全部取自课外,教材上的课文就是鸡肋了。这是十分错误的。课外阅读考查的知识点能力点都在课内,“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阅读材料全部选自课外实际上是用课外阅读考查教师的课内教学和学生知识迁移及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些学校每天给学生发题单,然后学生做题单,最后师生互对答案。我们认为这样的练习意义不大,不如在几次练习之后,做一个有针对性的小结,归纳试卷中有共性的问题,解剖一只麻雀,让全体学生受益。不仅仅让学生知道正误,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错,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回答问题,能够正确思考和回答“这一类”问题。
  以“整体感知”类试题为例,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都少不了整体感知类试题,比如,概括选文大意(中心论点)、分析写作意图;概括行文思路;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回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有文体意识,比如记叙类的文章,它的主旨比较内隐,要通过对文章中的叙述、描写和抒情文字的解读才能领悟。因此阅读记叙类的文章时,首先要弄清文章写的是什么故事、什么样的人物,通过这个故事或人物,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再如托物言志的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就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