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60字。
美德素养 之三 勤俭节约
一、精彩言论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诸葛亮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3、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6、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 -----桓宽:《盐铁论•救匮》(百姓奢侈,就要用节俭来对他们做示范,百姓节俭,就要用礼义来对他们做示范。)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忧国忧民,勤勤恳恳能够使国家繁荣昌盛,而贪图享乐,沉溺酒色能使一个人丢掉性命。)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9、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传》(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0、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
11、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明)施耐庵
12、禁奢崇俭,美政也。 ----魏源:《魏源集•治篇》
13、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14、我可以舍得用很多钱去帮助别人,却舍不得把一个好好的东西或事物丢弃。我不是为了钱而节约,而是为了节约而节约。节俭的品德,在我看来,已经不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一种操守、品行和文化。------张抗抗(北京作家)
15、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16、勤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17、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
18、勤劳是财富的右手,节俭是她的左手。——美国博物学家雷伊.J
二、精华素材
1、课内撷英:
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运用解读:节衣缩食的习惯,能让人在穷困时容易度过难关。虽然生活得艰辛,却过得井井有条,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保证个人生活就行了,若是过多了反而会成为生活的祸害。
俭以养德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