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80字。
《小石城山记》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一组山水游记,而其中的《小石城山记》以自然简约的笔法创造出丰富深邃的意境,各种景物曲尽其妙,而且将身世遭遇、思想情感倾注于自然景物之中,耐人寻味。本课教学设计为“活动”和“探究”两个互相联系的过程,通过阅读、思考和互动,欣赏作者细腻入微、生动逼真的手法和以此展现的自然景物的审美特征,体悟探究“有我之境”中“我”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总结和借鉴文言文学习方法。
2. 体会、欣赏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物的写法。
3. 探究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探究,理解作者抓住特征状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借助景物描写寄寓思想感情的艺术构思。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利用自习课阅读课文,解决字词,翻译课文。
2. 课外复习柳宗元的诗文,查找有关生平、创作的资料。初步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往今来,祖国山川的美丽景色,无不成为骚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文人们观赏自然万物写成的诗词文赋,在创造出诗情画意境界的同时,也倾诉了他们的心声,如李白的洒脱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豪放旷达……那么,柳宗元于山水之中,又是寄寓着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城山记》,走进永州的山水,去探究那妙趣横生的精致中寄寓的丰富意蕴!(板书文题和作者)
二、文意疏通
1、活动:与同伴互相读听课文,注意为对方订正读音、纠正停顿。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读出语音的轻重和语气语速。
探究: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刚开始应读出好奇欣喜的情感,接着读出一种怀疑的心态,最号应读出失意悲凉的情绪。
2、活动:交流共享译读收获。
译读收获包括从本课新积累的字词,如“睥睨、梁欐、堡坞、洞然、激越 、疏数、偃仰”等,以及本文语言上的突出特点,如简洁生动、整散相间等。
探究:注意带“而”字的句子,翻译“而”字的意义
明确:逾黄茅岭而下( 表顺承,可不译 )
其一少北而东( 表顺承,可不译 )
土断而川分 ( 表并列,可不译 )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表转折: 却 ),
益奇而坚( 表递进:而且 )
而列是夷狄(表转折:却 )
是固劳而无用(表转折:却 )
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表转折:却 )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表转折:却 )
三、欣赏探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