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700字。  云南省曲靖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楔子(xiē)   角色(jué)      前合后偃(yǎn)  苌弘化碧(cháng)  
  B、恓惶(xī)    罪愆(qiān)     无语凝噎(yē)   乍暖还寒(huán)  
  áo)  刽子手(kuài)   羽扇纶巾(guān)  连辟公府(bì)  
  D、孱头(càn)   冠冕(miǎn)    遥岑远目(cén)   归根结蒂(dì)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的一项是(   )
  A、暮蔼    肤浅    言简意赅   虎视耽耽
  B、暗然    元气    咄咄逼人   坠坠不安
  C、寒暄    委靡    礼尚往来   一枕黄粱
  D、冠冕    漫骂    呕心沥血   变本加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张教授把祖辈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A、流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B、留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C、留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D、流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4.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中,才不会焚琴煮鹤。
  B、各位观众,现在葡萄牙和科特迪瓦大战正酣,随后巴西队和朝鲜队也将粉墨登场。
  C、您不辞劳苦为我送来拆房必备的工具,在这儿我敬谢不敏了。
  D、自从沈浩一心为民的光荣事迹在“感动中国”栏目上播出之后,全国各地政府从善如流,要求官员们向沈浩学习,廉洁自守,克己奉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今社会生活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短期行为,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活动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B、由于一至六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当克隆人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思考和广泛讨论,并尽快建立建全有关克隆人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的共识。
  参考答案:
  1. C (“刽”读“guì”)
  2.C ( A、虎视眈眈  暮霭 B、黯然  惴惴不安  D、谩骂  变本加厉)
  3.B (“流传”是“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的意思,“留传”是“遗留给后代”的意思;“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简朴”侧重“简单”,“俭朴”侧重“俭省”。)
  4. A (焚琴煮鹤:把琴作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做煞风景的事;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之意);敬谢不敏:因为自己的才能不够,恭敬地推辞,今多比喻委婉地拒绝别人;从善如流:形容能够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5.A (B主语残缺,应该删掉“由于”,使“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成为全句的主语;C句式杂糅,应该是“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电磁力”;D动宾搭配不当,应把“共识”改为“制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中指出:“列入名单的作品必须是有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能够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它艺术。
  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近20年来,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就连家喻户晓的梁祝传说也面临传承的困境,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再也找不到梁祝传说的传承者、说唱者,而梁祝文化的“根”在于梁祝传说,故而急需进行保护。
  关于梁祝传说的记载,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书中第一次记下“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的事。晚唐张读的《宣室志》记载了这个故事的全貌,名为《义妇冢》。明代冯梦龙编辑的短篇平话集《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也有梁祝故事,写到梁祝死后化蝶。
  据专家考证,梁祝传说起源于1600多年前的浙江省宁波鄞州,梁山伯原为鄞县(即鄞州)县令,清正廉洁,辛劳过度,病死任上。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宋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中,还明确记载了梁山伯的生卒年月和立庙时间,说梁山伯终年21岁,尚未婚配。
  梁祝传说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清风杨柳,缠绵悱恻,这种柔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审美心理特点,也显示出梁祝传说产生的地域环境特色;奇丽的故事情节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忠贞精神;梁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鼓词、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艺术形式接受,从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