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14250字。
专题测试(五) 文言文
说明: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沈光字总持,吴兴人也。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常慕立功名,不拘小节。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馀丈,适遇绳绝,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光见而谓僧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
大业中,炀帝征天下骁果之士以伐辽左,光预焉。光将诣行在所,宾客送至灞上者百馀骑。光酹酒而誓曰:“是行也,若不能建立功名,当死于高丽,不复与诸君相见矣。”及从帝攻辽东,以冲梯击城,竿长十五丈,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杀十数人。帝望见,壮异之,驰召与语,大悦,即日拜朝请大夫,赐宝刀良马,恒致左右。
光自以荷恩深重,思怀竭节。及江都之难,潜构义勇,将为帝复雠。先是,帝宠昵官奴,名为给使,宇文化及以光骁勇,方任之,令其总统,营于禁内。时孟才、钱杰等阴图化及,因谓光曰:“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以卫社稷,斯则古人之所耻也。今又俛首事雠,受其驱率,有靦面目,何用生为?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公义士也,肯从我乎?”光泣下沾衿,曰:“是所望于将军也。仆领给使数百人,并荷先帝恩遇,今在化及内营。以此复雠,如鹰鹯之逐鸟雀。万世之功,在此一举,愿将军勉之。”孟才为将军,领江淮之众数千人,期以营将发时,晨起袭化及。光语泄,陈谦告其事。化及大惧曰:“沈光者,勇决不可当,须避其锋。”是夜即与腹心走出营外,留人告司马德戡等,遣领兵马,逮捕孟才。光闻营内讠宣声,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遇德戡兵入,四面围合。光大呼溃围,斩首数十级,贼皆披靡。德戡辄复遣骑,持弓弩,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麾下数百人皆斗而死,一无降者。时年二十八。壮士闻之,莫不为之陨涕。
(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僧患之 患:忧虑,担心
B.光预焉 预:准备
C.时孟才、钱杰等阴图化及 阴:暗中,悄悄地
D.期以营将发时 期:约定
【解析】 B项,“预”通“与”,此处应理解为“参加”。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光见而谓僧曰弃甲曳兵而走 B.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如鹰鹯之逐鸟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吾属今为之虏矣
【解析】 D.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A.第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就”;第二个“而”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B.第一个“因”是连词,“于是”;第二个“因”是介词,“凭借”。C.第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可不译;第二个“之”是代词,“它”。
【答案】 D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反映沈光“骁勇善战”的一组是( )(3分)
①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 ②临城与贼战,短兵接,杀十数人 ③潜构义勇,将为帝复雠 ④勇决不可当,须避其锋 ⑤光大呼溃围,斩首数十级 ⑥麾下数百人皆斗而死,一无降者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②③⑤
【解析】 ①反映的是沈光的敏捷,③反映的是沈光的“忠”,⑥写的是沈光的部下。需注意的是,④从侧面反映了沈光的“骁勇善战”。
【答案】 A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沈光年轻时就骁勇敏捷,希望建功立业。建造禅定寺时,一根十余丈高的幡竿上的绳子断了,沈光挺身而出,帮助僧人系好绳索,使人们惊喜不已。
B.沈光从军,与众宾客辞别时,大有荆轲“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英勇气概;他勇猛善战,与敌人短兵相接,杀敌十多人,得到隋炀帝的赏识器重。
C.为报答隋炀帝的知遇之恩,在隋炀帝被害之后,沈光联络孟才、钱杰等人图谋杀死宇文化及,为先帝报仇,不料事情败露,匆忙起兵,自己反而被害。
D.沈光的部下都为沈光的勇猛善战、义重如山所感动,在沈光战死后都不投降,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解析】 C.“沈光联络孟才、钱杰等人”错,应是孟才、钱杰等人先图谋造反,然后联络沈光。
【答案】 C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望见,壮异之,驰召与语,大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以卫社稷,斯则古人之所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隋炀帝远远地看见,感到很悲壮,很惊异,就策马奔驰见沈光,和他交谈,隋炀帝非常高兴。
(2)我等蒙受国家深厚的恩典,却不能用死来保卫国家,这是古人都感到羞耻的事。
【参考译文】
沈光字总持,是吴兴人。沈光年少时就骁勇敏捷,善于骑马取乐,称得上天下之最。常常想要建功立业,不拘小节。当初建造禅定寺时,有一根幡竿高十多丈,刚好遇上绳子断了,看样子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僧人们非常担心。沈光看到后就对僧人说:“可以拿绳子来,我为你们系上。”僧人们惊喜不已,就拿绳子给他。沈光用嘴咬着绳子,沿着幡竿往上爬,直到幡竿顶部。系好绳索后,沈光撒手放脚,凌空而下,着地后以手掌支撑着身体,倒着行走了几十步。观看的人又惊又喜,无不嗟叹,当时人们称他为“肉飞仙”。
大业年间,隋炀帝招募天下勇猛敢死之士讨伐辽东,沈光也参加了。沈光将要到皇帝的所在地,有一百多个宾客骑着马送他到灞上。沈光举着酒杯发誓说:“这次出行,如果不能建功立业。我就死在高丽,不再跟各位相见了。”等到跟从隋炀帝攻打辽东时,沈光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