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0170字。  农垦北安分局第二高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世纪更迭,我国经济的前进步伐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近日完成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认为:200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将有可能出现增速回升,已经连续多年的增速下滑趋势将得到遏制。
  在乐观预测的同时,报告也指出,这种止跌回升仍将受多种因素影响。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外,国内科技进步能力尚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产业升级缓慢,就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国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既影响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也影响了供给质量的提高;此外,与工业化发展相比,城市化发展相当滞后,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因而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与农民增收。城市化发展滞后也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而以上问题均为快速发展遭遇到的新的制约“瓶颈”,只有尽快打破,才能不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报告据此提出,必须加大对外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和研究,以及开发力度,并建议国家新增财政支出要大幅度增加科研开发投入,争取“十五”计划末达到GDP的1.5%;在国企改革中则着重抓好提高国企创新能力工作,同时,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以产业教育加速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此外,必须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及解决农民增收等问题。
  1、文章说“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对“瓶颈”的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A、这是用了暗喻修辞,‘瓶颈’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B、这是用了借喻修辞,‘瓶颈’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C、这是用了借代修辞,‘瓶颈’借代中国经济,表明了它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D、这是用了比拟修辞,‘瓶颈’比喻中国经济,比拟其发展已不通畅。
  2、作者为什么说“中国经济遭遇新’瓶颈’”?对其理由的阐述,哪一项不恰当?
  A、因为,我国的技术创新、国内科技生产的能力尚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且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而完全依靠国外,所以就造成了产业升级缓慢的局面。
  B、因为我国长期以来的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既影响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也影响了供给质量的提高。
  C、因为城市化发展滞后,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就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使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新的制约。
  D、因为,与工业化发展相比,城市发展的滞后,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劳动力难以自由流动,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与农民的收入。
  3、文章对于打破“瓶颈”向国家提出了建议,下面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建议国家新增加财政支出要增加科研开发的投入,争取十五年后达到GDP的1.5%
  B、建议加大对外引进技术再创新的研究,必须加大开发的力度与广度。
  C、建议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投入,以产业化教育加速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D、建议在国企改革中,重点抓国企的创新能力,建议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父协,以见远蹈义忤时,遂不仕进。梁元帝为湘东王,引协为其府记室参军。协不得已,乃应命。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在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