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0-2011学年度高三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56 KB
评级:
时间:
2010/9/20 8:31:08
下载:
本月:1 总计:40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2题,约7110字。
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四题。
祈 求
朱敬钧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的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迹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
阳光照在大地上,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我第一次为鹰振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不需要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羽毛零乱而支棱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有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
然而那长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地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了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吊着的鹰狠狠地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
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吊着,只是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翱翔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选自《美丽如初——10年精短散文100篇》)
1、文章重点写了一只被拴在铁链上的鹰,作者为什么要从画家笔下的鹰写起?
2、试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鹰不需要“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3、文中年轻的鹰有何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以长城脚下画家画鹰来开头,以干燥的湛蓝的天空,苍劲古朴的长城为背景,展现一种开阔而充满动感的场面,传达出一种令人振奋、豪迈的气势。
B.文章将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与鹰巢进行对比,旨在突出鹰巢的简单实用。
C.作者描写鹰在遭到小孩戏弄后的动作、神态、声音,表现了鹰不甘被人戏弄的悲愤心理和作者对其命运的同情。
D.作者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谴责,告诉人们,要保护好像鹰一样的珍贵动物。
E.文章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参考答案]
1、作者之所以从画家笔下的鹰写起,一是引出下文所着力描写的年老的鹰,二是反衬被拴在铁链上的鹰欲飞不得的悲惨命运。
2、因为鹰的灵魂在天空,天空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飞翔是它生活的全部内容,所以不需要“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3、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目光迟滞、表情冷漠,有着祖先的血脉却未曾飞翔。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将它同年老的鹰形成对比,突出年老的鹰不屈的灵魂和对飞翔的渴望。
4、BD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四题。
南方人北方人
顾文显
太突然,他们那次相见。
一个在长白山下,吉林;另下个在黄山附近,安徽,相距5000公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
都穷困潦倒,也都有仇视那个穷困潦倒的家乡。他们不得不外出谋生,一个向南,一个向北,在山海关的车站里,两个人唠得很投机。
都很穷困,但都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穷——穷是被人瞧不起的。于是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们长白山,富裕得很呐,别说关东三宝,就是漫山遍野的细辛五味子之类的药材,也足够养活那一方黎民百姓了。”
另一个也不甘示弱:“我们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别说风景了,单是灵芝、黄山茶,只要盯上了,吃穿不尽。”说者都无心,听者都有意。
北方人乘车去了南方。果然,黄山好。在长白山钻老林子,可受够苦了,这儿不冷不热,风景宜人。再一看,果然有灵芝,有茶,心里一热:此时不捞钱,穷死没人怜!
南方人乘车去了北方。嗬,长白山名不虚传,单那细辛,在南方哪儿找去!南方有啥好的,光秃秃的石粒子,稀稀拉拉几株病松树。赚钱得去当挑夫,步步上坎,压死了晒死了!这儿凉丝丝的多带劲了!细辛这玩艺儿抠着栽怎么样?抠!
一个在黄山种灵芝,效果十分好,真见了回头钱。又贩茶,更有赚头——贱价收下,偷偷运到北方高价出售,加上灵芝收入,几年间腰缠万贯。
另一个在长白山突发奇想,竟将细辛栽培成功了。大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科..
2011届高三一轮(江苏专版)语文精品课件ppt(11个) 苏教版
广东省2010-2011学年度第一次高三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粤教版
2011届高三语病专项复习活动单 通用
江苏省泰兴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检测试卷语文试题 苏教版
陕西省眉县中学2011届高三九月语文单元考练试卷(一) 人教版
重庆市巫山高级中学高2011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2011届北京市密云二中高三语文九月月考试卷 人教版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1届安福中学高三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
江西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开学语文试卷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