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网络”类话题作文导写示例
[小引]
当前信息时代,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进入21世纪后,科技应用于社会时遇到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有些难题是科学本身难以解决的,只能依赖于人类建立和完善高尚的道德与伦理。
[对应训练]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1)“网络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乃是历史的进步。有人说,人类诞生以来,似乎还没有什么发明能够像互联网一样,在一夜之间就改变了整个世界。我国互联网起步虽晚,但发展极为迅速。资料表明,到2001年7月,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人,其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将近7成。
(2)据对天津市中学生的调查,互联网既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也会造成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既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也会弱化其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既能激发其创造潜力,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情。
你是网民吗?你对互联网有怎样的感受?请以“网络带给我们什么”为话题,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把自己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或一点体验、最困惑的一个问题写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导写
“网络带给我们什么”,写作的范围很大,一时可能会感到无从入笔。其实还是要牢记以下规则:写最熟悉、体会最深的,写出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独特的感悟。
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分析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可以探讨由互联网带来的一些消极面(比如网上黑客频频出击、网上黄毒泛滥成灾、“网络综合症”害人不浅),也可以指出:网络世界确实是一个诱人的世界,人们在网络里可以自由驰骋,但也容易迷失方向,特别是青少年,判断能力、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如何应对网络的“诱惑”,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可以在作文中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告诉读者怎样战胜“诱惑”。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网上交友、购物的体验,表现网络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也可以对未来网络教育的普及作出大胆的设想。可以写成小小说。比如有一篇中学生习作《没想到竟是这样》,其情节如下:内向、文静的女生梅子,以“木梅”为名,在网络聊天室里“结识”了一个叫“木瓜”的boy。由于上课时想着“木瓜”,梅子走神了,并被年轻的班主任狠狠批评了一通。当天放学后,梅子与“木瓜”相约各拿一张卡通画在公园见面。两人一相见,“木瓜”一脸窘相,而梅子“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喊出一声:‘老师好!’”该文以巧合造成情节的戏剧性,增加了波折,读来饶有趣味。
由于文体不同,写作要领上也有所区别。记叙文,主要考虑选材的典型性,不能以“全”取材,致使文章因堆砌现象而失去重心。另外,描写应细致,要具有高度的真实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说明文,重点应放在结构的确定与层次的安排上,必须把握说明的顺序,说得清楚、科学。议论文,重点应放在选择新的视角与运用哲理性的思想方法上。选择新的视角,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言他人所未言;运用哲理性的思想方法,就是要用辩证的眼光,整体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把文章写得令人信服。
标题可以生动些。比如:1.网虫日记2.“网”事如风3.一“网”情深。
例文
“上网热”忧思录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荣柳依
如今是E时代,连打工妹都会上Internet,校园中当然更是无人不会上网;再加上大小网吧遍地开花,电脑进入千家万户,这上网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家常饭了。
上网做什么?看新闻,上校友录,上BBS发文章,上聊天室,收发邮件……各有所好吧!于是一有电脑课,大家便提前10分钟,抢购似的直冲电脑房;放假了,便是“回头网上见”,上网似乎比电话更灵了!
有同学说:手捧电脑,万事不愁!要补课吗?老师就可以上网找。要买东西吗?网上购物既省时又方便。要买报纸吗?用不着,上网浏览就可以了。要寄信吗?何苦啊,发电子邮件省钱又省力……所以有了电脑便可以隐居了,却又不会像桃花源那样与外世隔绝,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