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30个字。

  《流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种写法。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仔细研读重要语段,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凌伟坚忍的性格。
  作者作品
  韩松,1969年出生于重庆,本科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199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华社,历任对外部记者、主任,《了望东方》杂志副主编。在这期间,他撰写了大量报道中国文化动态的新闻和专访。由他参与或单独创作的长篇新闻作品包括政论性报告文学《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和有关克隆技术进展的报告文学《人造人》。
  文题背景
  《流星》这篇小说发表于1991年。当时作者已进入新华社工作,担任《了望东方》杂志副主编,此时他刚刚发表《宇宙墓碑》不久,这时韩松的作品已呈现出了哲理,性、思辨性融人科幻故事而产生的独特的深邃。在《流星》中,这种理性的思考更为成熟。
  文章主旨
  《流星》是一篇幻想小说,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写宇航员凌伟在被飞船抛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机器人罗诺与主人凌伟联络的经过,表现了科学的神奇、宇宙的变化莫测。
  重难点探究
  1.宇航员凌伟面对变幻莫测的“魔幻星”采用了怎样的斗争策略,其结果怎样?作者写这一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凌伟面对古怪的“魔幻星”,首先想到要让强敌觉得自己很强大,来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