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50字。
排比在构思行文中的运用
xy888
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方式,用于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于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于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于说理,则鞭辟入里。
其实,排比也是一种构思方式,考场上借排比构建应试作文的框架,一来可以化难为易,迅速成文,二来可使文章内容充实,思路清晰。
一、用排比分解论点驾轻就熟
有同学写议论文,观点一提,事例一举,结论一下,便以为是一篇合格的议论文。其实,这种“三段式”的议论文是很难称得上文章的。优秀的议论文,不但要有论点,而且更要有支撑论点的分论点,以形成多层次的论证,这样的论证才是充分有力的论证。而排比就是分解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的一种有效手段。
某考生的《谈意气》一文在提出中心论点“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后,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作为分论点,展开多层次论证。考生《做缜密的勇者》一文在提出论点“要做缜密的勇者”后,以“缜密的勇者,要认清自我”“缜密的勇者,要坦荡正义”“缜密的勇者,要敢为人先,坚持不懈”为分论点,展开多方面论证。这里,两篇文章的分论点,实际就是两组排比句,前者论述了意气的意义,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后者论述了做缜密的勇者的条件,从“怎样做”的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
用排比分解论点以形成分论点,实际上就是用整齐的句式,从“为什么”或“怎么做”的角度来分析中心论点。换句话说,就是针对中心论点,用一组排比句来回答“为什么”或“怎么做”。学会这种方法,考场上写作议论文就能驾轻就熟,迅速构思成文。
二、用排比展开分述纲举目张
“总—分—总”的结构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同学们比较熟悉,但是在写作中往往不会运用,要么思路枯竭,分而不开,要么缠头裹足,思路不清。怎么办?排比是打开分述思路的有效手段。
2006年上海某考生写的《我想握住你的手》是这样构思的:第一节以“握手,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礼仪。握手,让熟悉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句领起全文;第二、三、四节以“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最慈祥的妈妈”“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最慈爱的爸爸”“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最可敬的老师”展开分述;第五节以“握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的美好”作结。考生的《芬香永存》一文则是这样构思的:首先以“妈,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您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您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您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总领全文;再以“妈,您走后我变乖了”“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展开分述;最后以“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结束全文。
两篇考场作文都是总—分—总结构,其分述部分的中心句正好构成一组排比句。利用排比展开分述,可以迅速找到思维的泉眼,使自己文思不断,而且,纲举目张,可以保证文章思路的一目了然。
三、用排比显示线索文路明晰
在城市的要道路口,常有指示牌,告知人们前行的方向,这为初来乍到的人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篇文章也是一座城市,你要让读者迅速走进你建造的城市,就要留下应有的路标。文有文路,语有语脉,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不会设置路标,只知一个劲地写,满800字戛然收笔。这样的文章多半是失败的。怎样为自己的文章设置路标?方法很多,排比显示就是其中之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