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80字。  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与训练
  江苏  秦葆
  一、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近400年间,先后涌现出“三曹七子”、蔡琰、阮籍、嵇康、左思、陶渊明、“二谢”等一大批卓有建树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大大丰富了诗歌表现自我情怀的美学功能。在诗歌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在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在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在民歌方面,魏晋南北朝民歌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美学传统和人文精神,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南朝民歌婉转清丽,有“杏花春雨江南”之美;北朝民歌豪放粗犷,有“骏马秋风冀北”之美。南北朝民歌反差强烈的审美风格,对中国文学审美风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文学。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容。鉴赏时要充分利用注释和题中有关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介绍来分析,理解。适当了解该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特点。赏析魏晋诗歌,有两个背景一定要注意:其一,九品中正制;其二,对文人的迫害。这两点让此期间的诗歌表现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郁闷孤愤、感慨不公等主题,风格表现为愤激、含蓄、蕴藉的特点。这些诗歌在写景抒情上很有特点,意象鲜明,情景交融。
  2、善抓“诗眼”。一首凝练的诗,往往一字妙用,全诗生色。鉴赏诗歌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诗贵含蓄,鉴赏诗歌不能停留在其字面意义上,而要深入一步去探究和发掘其内涵,特别要善于抓住“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中精练、传神的词语,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的精华。
  3、意象关联。诗歌中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外,更多的是指自然景象或物象,如写景诗中的景、咏物诗中的物、怀古诗中的典故等。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蕴藉。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却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