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680字。  祁阳一中2010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熨帖   与会   卖官鬻爵   毁家纾难
  B.饯行   践诺   图穷匕见   从谏如流
  C.瑰丽   皈依   大家闺秀   岿然不动
  D.秩序   对峙   鳞次栉比   博闻强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他暝思苦想人死后是否有知,想“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密之国”。他的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或者正是他内心深处灵魂的自言自语?
  B.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发明,今天更是如此——每天都有很多发明被完成,很多专利被注册,但是大多数都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并未在物质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影响。
  C.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在文章中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振撼着读者的心灵。
  D.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指出,有个别媒体的报道以偏盖全,蓄意炒作,其中不乏对中国产品提出质疑,甚至有损中国产品声誉的报道,对此,中国政府持保留态度,并坚决反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博学的老先生身体每况愈下;若不及时将他们宝贵的治学成果抢救下来,将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B.警察化装为“赌友”,向赌徒发出召唤,开门揖盗,一举擒获了十多名赌徒,成功破获了这起地下赌博案。
  C.封建官员如果能抵制名利的诱惑,洁身自好,一心为民,那么政治清明,海晏河清的局面便指日可待了。
  D.考场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若不按照题目要求来写,纵然锦心绣口,写的文采斐然,恐怕最终也是文不对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内蒙古出版社独家引进版权出版的《你在哪里》,在美国的发行量已超过8500万册。作者是 《纽约时报》曾给予这个睿智的作家极高评价的悬疑小说王后玛丽•海金斯•克拉克之手。
  B、 我们需要解决在反垄断立法中的根本:一方面是为企业创建一个自由竞争、协调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消费者利益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C、《莎士比亚全集》通过故事的形式,给诸多不大习惯阅读戏剧作品的读者,特别是年青读者一个轻松地阅读莎翁作品的机会,从而走进莎翁的世界。读这本书的读者,即是愿意开启另一扇窗户。
  D、2010年8月15日,一个庄重而肃穆的日子,国家为舟曲遇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举国哀悼,既见证了国家对逝者的祭奠,还诠释了国家对生者的告慰。
  5.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的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  ⑤①②④⑥③    B ②④⑥⑤①③   C ②⑤①④⑥③   D ⑤①②③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芋老人传
  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