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再别康桥》教案
湖州八中 周燕
一、歌曲导入
教师激趣:前些日子老师无意中听到一首歌,被深深地打动了,所以今天很想把他推荐给大家(大家想不想听)。那好,不过听了以后,如果有同学与老师有同感,千万别忘了把你喜欢这首歌的理由告诉老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
刚才同学们提到了这首诗不仅曲调优美,而且歌词更是令人回味无穷。音乐的美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但歌词的美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提到歌词,可能有许多同学已经想到了诗人徐志摩。能够写出那么美的诗,诗人一定有一颗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心灵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和他做一次紧密接触。
二走近诗人
徐志摩(1896年——1931年)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胡适曾这样评价徐志摩,说他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爱、自由、美。可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对生活充满渴望和追求的大诗人却像一颗流星一样过早的在文坛上陨落了。
1931年诗人因搭乘的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当时年仅36岁。就像他在《再别康桥》中所写的一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短暂的一生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缅怀和遗憾,好在他还有许多不朽的诗作流传于世。《再别康桥》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
(徐志摩的一生与一个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示康桥图片,要求学生介绍康桥以及与作者之间的联系)
再别康桥  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诗人曾留学至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也是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去康桥河畔走一走,领略一下那儿的秀丽风光。
三、诗歌朗诵
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诗。朗读时要注意诗歌的感情和节奏。
1、学生读(请一学生点评)  (感情、节奏、声音)
老师提出改进意见(其中有一些句子节奏偏快了些,如果读慢一点效果可能会更好,不信你试试。)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
2、师生齐读
(老师觉得还不错,大家觉得自己读得怎样?这样吧,老师放一段录音,听了以后你们再作一个自我评价。好不好?)
3范读、
老师给大家推荐的是,在《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的一段配乐朗读。
同学们感觉到了自己的朗读和黄磊的朗读还是有那么一点差距的,刚才同学们也说了黄磊之所以能读得这么好主要在于他很好的把握了作者的感情而且自己的感情也很投入,所以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我们如果也能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并且投入自己的感情,一定也能读的一样好,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想不想和黄磊挑战一下?
四、走近诗歌
(1)交流讨论   要想挑战成功,我们首先要很好的把握住作者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和诗人作一次心灵的交流,感受一下作者当年在康桥河畔挥手作别时的所思所感。请找出诗中最能打动你的或者说你觉得最美的句子,说说理由。先四人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可以行动起来了。 
四人小组讨论
1(同学说得很精彩,可老师还有个小小的疑问想请同学为老师解答一下,大家看诗的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金柳,古人常常用柳来象征离别,折柳送别可文人笔下的柳都是绿柳,翠柳,徐志摩却用金来形容柳,这是为什么?
明确:我觉得这个金字用的很精妙,因为柳树是在夕阳的照射下,所以镀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非常形象生动,而且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象着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的美景,就像一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