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zhēng)月 执拗(ào) 讥诮(qiào) 咀(jǔ)嚼
B. 憎(zēng)恶 规矩(jü) 形骸(hái) 寒暄(xuān)
C. 歆(xīn)享 降(xiáng)服 怂(shǒng)恿 炮(páo)烙
D. 辖(xiá)制 孤僻(pǐ) 悚(sǒng)然 赎(shú)罪
2.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烟蔼 鄙薄 荸荠 不落窠臼
B. 牲醴 扼杀 消遗 战战兢兢
C. 撮合 祈祷 禁闭 荒谬决伦
D. 尘芥 踌躇 山坳 百无聊赖
3. 下列各句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早期的小说集有两部,即《呐喊》与《彷徨》,从写作时间看,《呐喊》早于《彷徨》。
B. 《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药》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
C. 宋朝朱熹抽取《周易》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D. 《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皇帝的命令编纂的一部字典。
4. 小说开头一段对“祝福”景象的具体描写对于全篇的作用是( )
A.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故事情节。
B.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展示旧中国农村的风貌。
C. 渲染除夕的特殊气氛,从而显示古老中国的风俗民情。
D. 为主人公悲剧命运安排特定环境,揭示小说主题。
5. 小说中详细地描绘了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目的是( )
A. 表现他是一个饱读经书的老监生,但又心灰意懒,陈设散乱。
B. 揭露他利用封建礼教“杀害”祥林嫂的罪行。
C. 表现他是个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老监生,顽固而又腐朽。
D. 揭露他虚伪的假道学面目和顽固、没落的本质。
6. 祥林嫂临死前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①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② “那么,也就是有地狱了?”③ “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这些询问反映出祥林嫂什么思想性格?( )
A. 她一生经受了封建礼教、道德的摧残,已经被旧社会榨干了血汗,临死前受着极大的精神折磨,怀着无法解脱的巨大矛盾和疑惑。
B. 她相信有魂灵和地狱,并且希望真的能在地狱中见到爱子阿毛,说明她怀有美好的愿望,也反映出她的迷信和愚昧。
C. 她不希望有魂灵和地狱,她怀着极大的恐惧,怕死后被锯成两半分给两个丈夫。
D. 她一生遭受封建礼教、道德的摧残和折磨,但在临死前却对魂灵、地狱之说,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表现了一定的反抗精神。
7. 幽默、讽刺是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下面示例不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对别里科夫肖像和生活习惯的描写,使人感到滑稽可笑而又令人憎恶。
B. “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这“差点”二字是对别里科夫的戏谑。
C. 用“千万别出乱子”、“只求不出什么乱子”等口头禅描写别里科夫套子式的论调,讽刺他顽固保守、谨小慎微的性格,令人可笑。
D.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一句,深刻地表现了对别里科夫的轻蔑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