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470字。2010-2011学年东山二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
  语文检测卷(教师卷)
  说明: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高三年语文备课组 2010.10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                                        ,川泽纡其骇瞩。(王勃《滕王阁序》)
  (3)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
  (4)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6)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1.(1)庄生晓梦迷蝴蝶   (2)山原旷其盈视    (3)余独好修以为常
  (4)杜鹃啼血猿哀鸣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俯察品类之盛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女为说己者容      容:打扮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
  C.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   D.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
  2.D(恨:遗憾。)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3分) (        )
  ①去而事智伯     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D(①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③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⑤是襄子劝豫让的话。)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整厕所,想在襄子入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4.C(“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错。)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 (2)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
  【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侍奉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消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询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辨认出他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