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90个字。
哦!冬夜的灯光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的写法,了解认识“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在表达文章中心及语言情感抒发中的作用。
3、整体感悟课文,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对比方法的运用;理解灯光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8 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把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挡在了回家过年的路上;寒风冻僵了他们蹬车返乡的笑脸,雨雪冰封了他们渴望团圆的喜悦。真情融化冰雪,温暖把爱心送达。因为众志成城,我们终于迎来了2008年温暖的春光。
利用多媒体播放《温暖2008》视频
这节课,我们伴随着乡村医生莫里斯•吉布森的脚步,去感受加拿大偏僻小镇的居民之间那种真挚的情谊。
二、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确:在暴风雨来临前的夜晚,在陌生的荒原,“我”冒着生命危险出诊;路旁农舍的灯光“通明闪亮”,为“我”指路。
2、医生出诊,极为平常,怎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体现了什么?
明确:堆积的乌云”是“寒天下雪的征兆”,雪后天气严寒,人会“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体现了医生恪尽职守的高尚品质。
3、在出诊的路上,那日的冬夜和平日的冬夜有和不同?为何有这种不同?在回家的途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何有了这样的变化?
明确:
出诊的路上:漆黑一片(平日)一路灯光(那日)
灯光为我而亮,众人为救助病孩尽一份力,体现了她们乐于助人的精神。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恐惧忧虑(先前)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车子在道上开了一会儿)
灯光的再次点亮,为我指明回家的方向,进一步突出了小镇上人们的热情,使我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友谊,温暖的关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