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6470字。

  天水市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2009级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语   文
  命题:王玉                      审核:张栋祥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租赁(lìn)    潜(qiǎn)伏      关卡(kǎ)    熠熠(yì)发光
  B.桀骜(ào)     偌(ruò)大       浸渍(zì)    万姓胪(lú)欢
  C.尸骸(hái)    蓬蒿(hāo)       怪癖(pì)    吹毛求疵(zì)
  D.攒(zǎn)射    萧(xiāo)索      自诩(xǔ)    数(shù)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驯鸽   垣墙   岱祠   阴谋鬼计
  B.发详   歆羡   户牖   德高望重
  C.闲暇   山麓   催泪   佛教圣地
  D.嘶叫   哀悼   干燥   忧患倍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
  (1)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       ,就在沉默中灭亡。
  (2)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       于我们这一代,也将       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
  (3)       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A.爆发    流传    长留    不但 B.爆发    长留    流传    不单
  C.暴发    流传    长留    不但 D.暴发    长留    流传    不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古典文献方面,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B.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将多年来被应试教育思想束缚下的教师和学生解放出来,给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福音。
  C.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D.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二、课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
  5.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说不出话”,可又在第五节说到“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对这些话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因为烈士的惨死使他“出离愤怒”,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感情的悲痛,并非真的无话。
  B.作者“无话”表明极度悲愤;“有话”显示他化悲痛为力量的战斗行为。
  C.“无话”----“有话”----“无话”,反映了作者悼念与痛恨交织的悲愤之情,并以此构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
  D.作者一会儿说“无话”,一会儿说“有话”,这表明了鲁迅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也恰恰说明了作者当时思想的局限性。
  6.对下列句子分析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几个方面描绘了槐树落蕊的特征,感受细腻,传递出北国秋“静”的特点。
  B.“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王道士难推其责,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愚昧。
  C.“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人的价格”是指“人”能比“奴隶”卖个好价钱。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对秋的感受不深不透是不够味的。
  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