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包含课件、学案以及课前的调查问卷等,总结了科普文的阅读步骤及答题技巧,适用于刚开始接触科普文的学生。配套教案约5850字。
科普文的规范阅读教案
规范一:有阅读的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学生勤于动笔,手脑并用的阅读习惯。)
1、 学生自测
2、 老师点评:阅读的好习惯其实就是一种规范。只有建立阅读的“意识”——提要钩玄(标注重点词句)的意识,才可能事半功倍,平时阅读时注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考场才能熟能生巧。
3、 小试牛刀:一学生读文章,其他学生结合习惯(互相检查、督促)5分钟内阅读文章一篇(2010年广一模卷),概括文章主旨。(?需要此步不?还是合并到第二步中。)
规范二:读文章时尤其是第二次阅读时要注意顺序,找主要信息。(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理解什么样的语句是阅读时应该关注的关键语句。)
1、老师提示:先读题后读文:有的放矢才能不浪费时间,简单的题目读的同时就可以很快地发现答案(尤其是论说文),发现目标赶紧标记。
2、举例证明,一道高考题[2006年上海卷第12题]
3、小试牛刀:(10年广一模卷),选1-2题,由易到难,容易的由学生展现思路,较难的由老师展现思维过程。
4、小结:(这些重要的语句包括概括文章每段内容的,或者是交待每段的写作对象的;还有一些表示层次关系的语句,例如:关联词语、指示代词、总结性的词语,以及设问的语句等等。总之,只要是这个词或者句子,对于我们理解把握内容,树立层次有关,就是重点语句。这些语句出现的位置,尤其是在(科普文章中)有什么规律?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寻找阅读的方法其实也就是科学精神求真求实的体现,而且科学思维能力和方法是通过实践证明的,所以要反复操练。)
规范三:既然要读题,题目的概念必须熟悉。
1、 补充概念,初步接触。
2、 学生自读、熟悉,相互交流,老师下台答疑
3、 结合上一篇练习,谈谈题目的内涵,答题时要注意的方面
4、 小结:答题时审清楚题意,
科普文规范阅读训练
【课堂演练】阅读下面科普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数字地球
近来媒体的有关报道引起了人们对“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为有效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地球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有关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于这个数字地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数字地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客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是信息资源高速公路上的“车”和“货”。
货币流通专家指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地球并非一个孤立的科学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地设施为依托的具有整体性、导向性的战略思想。
1.“数字地球”一词的含义是()
A.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