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00字。
作文讲评——阳光
沭阳如东中学冒建华
一、这几年考到与“阳光”有关的命题有:
1、《现代汉语词典》中“阳光”一词有下列义项:①日光;②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③(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
请以“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主题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一个青年落榜后十分灰心,心中一片黯淡。烦闷之际不由地走到一个庙宇里。住持见他垂头丧气,问了缘由后,便指着树阴筛下的斑斑驳驳说:“年轻人,这是什么?”青年人说:“暗影呗!”住持说:“错了,那是阳光哇!”
青年顿悟。从此锲而不舍地努力起来,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人一旦心有障碍,就是洒满一地阳光,你往往也会感到灰暗;而当你心中盛满阳光,就是黑暗中也能看到希望之光。
请以“心灵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3、08年春晚之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已家喻户晓。他的身世颇多曲折,8个月时就因病失去了光明。他一直在用心去感受阳光,触摸这个世界;虽然他的眼睛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他说:“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
请以“拥有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不少于800字。
4、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阴影会更引人注目/但他朝阳的一面/总在反射着亮光/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阴影会躲过人的眼睛/但他本人的整个存在/也裹在一片灰黑色之中(杜运燮《光和影》有删节)
这些诗行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请你体会其中的意义,以“走进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命题研究
四道作文题目都围绕着同一个命题核心“阳光”,又各有特色。尤其从审题立意选材角度,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写作导引
1、以“阳光”为题
这是一个单概念命题,面对这样一个概念,首要的任务就是打开思路,从不同的方面、角度、层次将其具体化。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联想。“阳光”一词义项:①日光;②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③(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我们可在“阳光”这个义项的范围内拓展思路。阳光既是自然资源,又是文明的象征,它象征关怀,象征温情,象征奉献,象征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事物、现象等)公开透明更可使我们展开联想,联系相关生活实际。我们头脑中日常储存积累了哪些“阳光”相关的材料,此时就要把他们从脑海这个仓库中筛选提取出来。
这里的阳光即可实指也可虚指,最好是虚指,有比喻义。如能巧妙的做到虚实结合,效果更妙!这个命题,范围很大,四道命题,本题写作的空间也最大,也许正因为内容太多,很多同学会无所适从,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限制语,来缩小命题的空间。
如:晴朗之时人们赞美阳光,黑暗之中人们渴盼阳光。可以这么说,下面的命题作文都是本题演变之一,所以下面的命题基本都能入本题。
2、以“心灵的阳光”为题
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命题作文,心灵作为限制语,不能忽略。“心灵的阳光”是一个暗含比喻的短语,审题时要准确理解照亮“心灵”的“阳光”的含义,作为喻体的“阳光”在文中应找准与之对应的恰当的本体。这束“阳光”可以理解为诸如善良、宽容、坚强、乐观、关爱、理想、希望、信念等等,而这样的“阳光”又可以来源于两个方面:人内心的固有的美好的品质或执著的信念;外界给予的,能给人心灵以深深触动的力量。
注意扣“阳光”的本义和比喻义理解题目。“阳光”本身的特点是温暖和光明。“心灵的阳光”指人心中能产生温暖,带来光明的,引人向善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
文章就“阳光”的哪一方面的特点来写,“阳光”在文中具体所指是什么,必须明确、合理。所有材料必须紧扣命题展开,“阳光”二字必须贯穿始终,不能到结尾才贴上一个标签。必须紧扣“心灵”二字写作,不能变成“生活的阳光”“人生的阳光”。
3、以“拥有阳光”为题
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命题作文,要关注拥有的含义。作文的审题主要还是在“阳光”的含义上。可以把“阳光”理解成“太阳光”,也可以从比喻的角度把“阳光”理解为“阳光般的爱”“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心情、心态”“阳光般的生机、永恒”“阳光般的纯净、宁静”“阳光般的光明、追求”等等。
如果把“阳光”理解成“太阳光”,写作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阴暗、潮湿、烟雾迷蒙、下雨下雪等多么地令人窒息,令人心烦气燥,令人感到压抑,而有阳光的日子多么地令人心情舒畅,从而表达“要珍惜拥有阳光的日子,珍惜美好环境”的主题。如果从比喻的角度把“阳光”理解为“阳光般的爱”“阳光般的温暖”,可以写成记叙文,先记叙母爱、父爱或友爱、师生爱,然后表达“为拥有这样阳光般的爱、温暖而高兴,要珍惜这样的爱、温暖”的主题。
“拥有”的字面义是:领有;具有。理解此词有两点需特别注意:1、有主动意味;2、含珍惜之意。阳光在现实语境中的语义远比其本义要丰富、复杂得多。仅就它的比喻义而言,除作为属性词提供的两种理解外(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心态,公开透明的体制),还可以把阳光理解为乐观的态度、直面苦难的勇气、洒向人间的大爱等等。
如果结合提示语进行思考的话,题意自然更加显豁。“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一句道破了命题者的用意,很显然,在此处,“阳光”是取其比喻义的,当理解为乐观、积极的心态;“把快乐、活泼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一句,则既点出了阳光的普照与传递功能,也把“拥有”的境界从个人(自己)提升到了众人(他人)。
综上分析,这道题的旨意非常明确: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并主动地以自己的这种精神状态去感染、感动他人,让人间充满阳光与暖意。
4、以“走进阳光”为题
这篇作文,比较接近新材料作文,美中不足,给它加了题目,如果,直接由对诗意的理解入手,自拟题目,可能更好写。要对诗歌材料本身进行解读,仔细品读,揣摩意蕴,读懂诗句,把握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
思考、发问:“阳光”代表什么?“阴影”代表什么?两者有怎样的关系?何为“走进阳光”?何为“躲避阴影”?诗句的主旨是什么?它给我们那些启示?这些问题没有想或者没有想清楚就去写,立意就会有偏差。
揣摩题意,“走进”一词有两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