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上杭中学 张月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文学常识。
(二)、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来提高理解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含义,积累文言词汇,能够准确直译文章。
(二)、难点: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师生互动设计:
1、强化诵读训练,指导学生识记文言实词含义。
2、准确直译文章,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4、通过课堂讲座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五、教学步骤:
1、导入:
从《三国演义》当中我们可以对吴国的大将吕蒙有一些了解,他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者及作品(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查找的资料):
(1)、作者: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3、读课文:
(1)、先范读文章,让学生注意老师如何停顿。
(2)学生自读文章,读准字音。
4、自己翻译,注意掌握以下词的意思。
当途:当道,当权。
辞:推辞。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涉猎:浏览郡书,不作深入研究。
见:知道。
及:表示到了出现某事的时候。
过:到
非复:不再是。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5、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文章,教师补充说明。
6、请同学分角色用自己的话表演。
7、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明确:孙权劝学于吕蒙、蒙始学,令鲁肃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这样一件事。
8、个故事的情节是靠什么方式来展现出来的。
明确:靠对话展现。
9、人物在讲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有何不同?
明确:孙权讲话时语重心长、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