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修辞例析与练习
                       上杭中学  张月华
修辞就是修饰词语,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修辞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美的追求,因此,好的修辞不但能让人易于明白文辞中的意象,同时也能透过优美形式,引起读者共鸣。举个例:
一. 她很美。      二. 她如花似玉的美丽。    三. 她让所有的美丽都自叹弗如。
这三句句子都在形容美丽,却造成不同的表达效果,这正是因为彼此修辞的差异。
修辞例析:
1.明喻:一般要用「像」、「似」、「如」、「好比」等比喻词。
例:互联网上的知识像海洋一样广阔无边。
2.暗喻:直接把「喻体」说成「本体」的比喻方法。
例:青少年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
3.借喻:本体事物不出现,直接用喻体当作本体来叙述的比喻方法。
例:1、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2、一阵狂笑,一尊大肚弥勒走出客厅。[大肚弥勒喻长得很胖和大腹的人。]
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来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例:1、枪杆子里出政权。2、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王叔和代王叔和编着的医书。)
5、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法法。
例: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汉了花赶趟儿。
6、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的修辞法。
例:1、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张牙舞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7、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对或相关的意思。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幸有香车迎淑女,愧无旨酒宴亲朋。
8、排比: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相同的平行的句式,加强说语的气势。
例: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9、反复:强调某种思想或感情。
例: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前进,进!
10、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只问不答,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例:1、人的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科学实验中来。
11、反问:用提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的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例:1、革命英雄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2、大禹治理河水,为人民服务,难道不值得歌颂吗?
12、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表达本意,常用于嘲弄讽刺。
例:1、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儿的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13、明引:注明引文的出处或作者。
例: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语:「路遥知马力,日欠见人心。」真是很有道理。
14、暗引:只是引用原文大意,而不使用引号。
例: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1、2句引自《论语‧微子》,3句引自屈原《离骚》)
15、夸张:扩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故意言过其实。
例:1、好色之徒见到美女,往往流下三尺长的涎水。顶天立地、挥汗如雨、怒发冲冠。
16、互文:上文省了下句的词语,下文省了上文出见的词语,要互相参照成文。又叫互辞、互言、参互。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秦”、“汉”兼指“明月”和“关”。)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不以物喜悲,不以己悲喜。「悲」、「喜」是兼及前后两句的。)
17、双关:语意双关:利用词语的多义性,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谐音双关:利用语音的相近性,使语句有双重意义。
例: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杨柳其实指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烈士。) 东边下雨西边晴,道是无晴还有晴。(「晴」与「情」同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