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12150字。  白鹭洲中学2011 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卷2010-10-16
  第Ⅰ卷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赍发(jī)   迤(yí)逦( lǐ)    遄飞(chuán)    恁(rèn)地     酒馔(zhuàn)
  B、髭须(zī)    锣鼓喧阗(tián)  仓廒        庇祐(bì)     央浼  
  C、搠(shuò)倒   剜(wǎn)肉    讥诮(xiào)   蘸酒(zhān)   氽水(tǔn)
  D、肐察(gē)   锱铢(zhī zhū)必较  下乘(chéng)  檩(lín)木  戗兽(qi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去西方学习,美其名曰“取经”,但全学些皮毛,好的东西一点儿都没有学到,这和买椟还珠有什么两样?
  B. 这躲在大山中的小村庄,小河环抱,绿树掩映。每至春来,桃红柳绿,鸣禽上下,一派万紫千红落花流水的胜景,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 一年前歌星藏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D.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工作日前启动。其中,TD—S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有力推动了中国在国际标  准竞争领域赢得更大话语权。
  B、如今选择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教学设施上比较先进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现象之一。
  C.25年来,我国南极考察大都在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展开。而随着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1月27日的建成,将实现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
  D.伦敦“上海周”活动将让更多的英国民众,尤其是伦敦市民了解中国悠久的城市文明与礼仪文化。作为开幕活动的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玉器,是亮相大英博物馆的国宝级大展,展期两个月。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这样,对于宇宙的未来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 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
  B.有家长担心,“校长实名推荐制”会引发高校招生大战更加惨烈,一旦名校都通过这种方式揽才,这项制度不知还能走多远?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有理由相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在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D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
  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和谐”的概念不简单,__    _____,世界¬¬¬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宁。
  ①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  ②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③如果全世界都能 够接受这个概念,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会安静很多  ④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  ⑤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 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
  A.④②⑤⑥③①  B.③④⑤⑥①②  C.⑥⑤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⑤⑥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思想界伸向传统文化的“橄榄枝”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陈明和倡导“政治儒学”的“新儒家”蒋庆的很多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