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袁庄中学冯爱军
第三讲 话题作文的选材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材料取舍的根本原则就是看该素材能否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如果能为中心服务,就可以选作文章的材料;反之,不管它如何精彩,也应毫不可惜地舍去,“优料”之“优”,就是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选取素材要符合以下要求:
1、 真实。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平日习作未能选择实际生活的材料来写,结果老师批曰:不真实。可是完全按照生活的实际来写,老师却又说是流水帐,叙事平淡。其实,我们所用的素材不可能都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有的可能是他人提供的,有的可能是自己想象的,但不管怎样,作为文章的内容,它必须符合生活情形,给人以可信之感,换句话说,编也要编得像。举个例子,你说了个谎,结果大家都信了,这个谎写到文章中,也就是真实的。
2、 典型。指所选素材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表现力。
3、 新颖。指素材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他人未曾用过,或他人虽已用过但用于本文中富有新意。
话题作文选材范围特别广,我们怎样来选材呢?
一、 选材切口要小,要“以小见大”
大素材(大的事件、大的场面,人的复杂经历)运用得当,可以很好地表现深刻的主题,反映时代风貌。但初中生要把握好这样的素材难度较大,且初中作文篇幅较小,也难以运用“大”素材。舍大取小,就是在作文选材中舍弃这样的“大”素材,而选取平常普通的小素材。行文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
“小”不是那些毫无社会意义的芥末小事,而是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素材。这样的“小”素材主要有: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的一棵小草、一朵浪花、一只蜜蜂等等小事物;能烘托出时代大背景、反映时代潮流的小故事、小事件、小场景;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细枝末节。
下面我们通过范文来体会一下“以小见大”的选材吧。
【参考例文1】
永 远 的 遗 憾
童年时代,村头的玉米花儿是我热切企盼的东西,也是我最爱吃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却只能出现在我的梦中,但梦中的玉米花儿依旧是那么的香,那么的甜……
1981年12月30日
“炸玉米花啦!”村里来了个做炸玉米花生意的,一阵吆喝声惹得我心里直痒痒,口水不自觉地从嘴边流过。“妈,炸一点儿吧,好!”童年的我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便缠着妈妈叫个不停。“不行,不行!小孩子家不懂事,连下锅的玉米都还得掂量着吃,哪还在玉米去让你炸什么玉米花呢?”到底是天真、幼稚,趁着妈妈不注意,我偷偷端了一小碗玉米出了村头,还没等我把玉米籽儿倒进炉子,妈妈便忿怒地出现在我的面前,顺手把我的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