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60字。

  诗词鉴赏“三步解题法”教学设计
  张学勤
  教学设想:
  诗歌是高考必考的题型,属于阅读一类。但学生在这个题型上的得分情况很不理想,这也是由于诗歌极其语言凝炼、结构跳跃、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而造成的,由此给学生做诗歌鉴赏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善于分析并按照一定方法步骤,掌握其中的规律,在这个题型中也是能获得理想分数的。
  教学目标: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在开始做诗歌鉴赏的时候,要抓住诗歌中的要点,从要点入手来理解诗歌。掌握并理解所提到的四个要点,即:诗题、注释、诗眼(或关键词)、诗歌的主旨句。
  第二,抓住要点之后再由点及面,即由点及意象(景),由意象(景)到整体。在这里要让学生明白诗歌里面出现的意象或写景,都是有一定的作用或含义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意象或写景里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情感。由此两点结合诗歌的大意即能明白。
  第三,在理解了诗歌大意之后,在答题上也要注意一定的步骤,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些步骤是不能省略的,否则会丢掉不必要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 抓住诗词的“关键点”.
  这里的“关键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诗题
  很多同学做古诗题的时候有一个习惯,越过题目直接看那几行诗。古诗的标题与正文是一体的,标题也是诗歌内容的一部分,标题是第一句诗。有时,如果不读标题,就会错误诗歌的内容,造成一分不得。
  例如:                近试呈张水部(朱庆徐)
  昨夜洞房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                
  光看内容,大家认为是描写新妇见公婆前的紧张。这样就把诗歌主题思想理解错了。认真读标题才会明白诗歌的意思,《近试呈张水部》,就是在考试之前写给张大人的一首诗。新妇比作自己,舅姑比作张大人,诗的意思是问自己是否是张大人心中想要的人才。这是古代文人惯用的招数。文人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前途,但是对这个问题又不直说,总是拐弯抹角。
  2.注释
  注释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要是不重要的话,出题人也就没有必要在诗题后面附上注释了。注释中的信息会对把握诗歌的主线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一提南宋,我们就能想到那段山河破碎的历史,也才能想到千万宋代文人用诗章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想到岳飞,想到陆游,想到导致南宋灭亡的“靖康之乱”……也才能够真正理解这首诗要表达的感情。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丧却收复无望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结尾两句则集中反映了作者望之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端悲愤之情。
  3. 诗眼或关键词。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联中“自”和“空”不着痕迹的写出了祠中凄凉、冷落的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