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10字。
山水田园诗鉴赏活动单
活动一: 自主研习
初步感知山水田园诗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田园居》(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朓),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
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到唐代,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真正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诗人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写诗,则始于魏晋六朝。
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原因
魏晋六朝,既是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的时代,又是经学衰落,玄学盛行,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
为了全身远祸,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希企逸隐之风一时大炽。
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时代,终以陶渊明、谢灵远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唐代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形成了山庄别墅化的生活环境,优游山水成为社会风尚,这是山水田园诗派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2、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对唐人来说,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而由仕而隐、功成名就而归山置田,也成为理想的人生范式。这样就形成了无论仕隐都加入田园山水诗创作行列的繁盛景象。
山水田园诗的分类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淡泊宁静,志趣高远】
【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活动二:典型例题
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白鹭作为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在《积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