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720个字。

  初2009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考题
  pengying
  1、2004年成都中考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2005年成都实验区中考题:《陈涉世家》。
  3、2006年成都中考题:《马说》。
  4、2007年成都中考题:《曹刿论战》。
  5、2008年成都中考题:《公输》。
  6、2009年成都中考题:《愚公移山》。
  2005_______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集锦
  七年级上册
  福州市(2007年)阅读《童趣》,答题。
  ⒓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⑴丰富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仔细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⒔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4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⒓⑴丰富想像的语句如:①以丛草为林 ②以虫蚁为兽 ③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⑵仔细观察的语句如:①见二虫斗草间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⒔观蚊如鹤;神游草丛(花台);鞭驱虾蟆(观虫斗,驱虾蟆)。(概括合理均可)
  七年级下册
  连云港(2006年)阅读《狼》,完成问题题。(15分)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3.本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特征?作者对狼持怎样的态度?(3分
  答案:12.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13.阴险、狡猾、奸诈;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
  八年级上册
  一、安徽(2006年)阅读《桃花源记》第2、3段和《醉翁亭记》第3段,回答问题。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2)无论魏晋。无论:__________
  (3)临溪而渔。渔:
  17.翻译下面句子。(4分)(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参考答案:16(1)"全"或"都"。(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3)钓鱼。17.(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18、世外桃源;与民同乐。19.(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二、长春(2006年)阅读《桃花源记》全文,回答问题。(10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芳草鲜美__________②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③便扶向路________④寻病终_________
  1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___________,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1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参考答案:12.①鲜艳美丽②整齐的样子③沿、顺着④随即,不久。13.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14.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15.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三、北京市(2007年)阅读《桃花源记》,完成第10-13题。
  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田无论B.绝境问津
  C.问讯间隔D.交通妻子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要:______________ (2)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才通人。翻译:
  (2)便扶向路。翻译: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