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40个字。
解读2010现代文五大考点:文意把握
作者:江西陈德淼来源:《语文报中考版》2010年385期
题型盘点
文意把握是阅读的基本功,也是阅读解题的第一关。文意,主要是指文章的大意,即整体内容、文章的主旨,也包括作者的思想观点。文意把握就是指概括了解文章的大意,简单地说,即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
文意把握的题型多样,从形式上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简答题为主;从内容上看,主要有复述大意、概括要点、理解内涵、筛选信息、把握情感、分析态度等。有时候,即使考卷中没有命制把握文意一类的题目,但只要你掌握了文意把握的要领,就能在通读之后迅速把握文意,那么对解答其他类型的题目也会大有帮助。
不同文体的文章,其文意把握的重点和要领各不相同。
记叙类文章的题型,侧重于概述事件,或概括事件的全过程,把握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与结局,或了解人物的命运及其形成原因等。如2009年浙江舟山卷(《门外那对老人》)第7题:文章围绕“那对老人”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又如2009年湖南长沙卷(《萝卜花》)第25题:概括使女人命运发生变化的两个情节。
议论类文章的题型,侧重于把握文章的论点与论据,掌握文章的论证过程,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与主张等。如2009年湖北襄樊卷(《“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第22题: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又如2009年江苏连云港卷(《比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第12题:依据文意,请指出“这是一个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一句中“振奋人心”的具体内涵。
说明类文章的题型,侧重于抓住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或者是说明事物的结构,或者是说明某种事理。如2009年江苏徐州卷《动物也在全球化》第16题: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得分策略
这类题目,有的是从整体上去把握,有的是从局部去把握,必须分清楚。答题的方法也是因文而异。根据通常的答题经验,请注意采取以下解题策略。
1.依题入文,总揽全篇。首先,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进行分析。很多文章的题目都与文章的中心内容密切相关。有的文章题目有归纳主旨的作用,细品题目可以让读者对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一目了然;有的题目则是文章的线索或重要道具,以文章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最能蕴涵道理的东西来统领全文,读者看完题目后,对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就会了然于胸。如2009年广西桂林百色卷(《亭的建筑艺术》)第7题:关于本文的说明对象,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苏州拙政园的特征。B.亭的建筑艺术。C.作为我国的传统建筑,亭所具备的三大功能。D.园林设计师怎样将亭子巧妙地组织到园林之中,使之更具审美功能。(答案:B)
2.理清思路,循序渐进。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的写作顺序,可以帮助读者从全局的、发展的角度把握全文的内容,有利于文意把握。记叙类的文章、故事性强的文章,往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